[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安防的防干扰通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1504.9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9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付勇;杨栋;史璞玉;陈绍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G08B13/19;G08B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硕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1 | 代理人: | 李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干扰 通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防的防干扰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流动加快,家庭安全意识也日益加强。当今社会的治安问题突出,而且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千奇百出,越来越高明,让人防不胜防。因此,为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越来越多的家庭引入了智能化手段—家庭监控系统。
目前市场上的家庭监控系统主要由一个红外报警主机,若干红外探测器、若干门磁系统以及遥控器组成,而考虑到安装的便捷性,红外探测器、门磁系统一般采用电池供电。由于电池电量的限制,红外探测器和门磁系统一般采用无线单向通讯这种功耗相对较小的方式,而无法进行双向通讯,即只能实现由传感器到主机的单向通讯。在使用单向通讯时,主机可以收到由传感器发送过来的信号,而传感器无法接收到主机发送来的信号,在受到大功率干扰设备的同频或邻频干扰时(如对讲机),主机无法判断自身是否还能接收到传感器所发来的信号,因此无从选择是否报警,可能会出现误报漏报的情形,家庭安全系数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安防的防干扰通讯装置,通过主动查询的方式判断是否有大功率无线电干扰设备,在判断到存在大功率无线电干扰设备通过同频干扰或邻频干扰进行干扰时,主动进行报警。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安防的防干扰通讯装置,包括主机、门磁、红外传感器、身份识别器、主机通讯模块和主动测试通讯模块,所述主机通讯模块安装于所述主机内,所述主机通讯模块与所述主动测试通讯模块之间双向通讯连接;
所述主机通讯模块,用于间隔固定时间向所述主动测试通讯模块发送应答请求信号并接收所述主动测试通讯模块发送的回复信号,如果接收到回复信号,不报警,如未接收到回复信号,则报警;
所述主动测试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机通讯模块发送过来的应答请求信号,并向所述主机通讯模块发送回复信号。
优选地,所述主动测试通讯模块间隔固定时间向所述主机通讯模块发送信号,所述主机通讯模块如果在固定时间内接收到主动测试通讯模块发来的应答请求,则认为所述装置未受到干扰;否则认为装置受到干扰并报警。
优选地,所述主动测试通讯模块向所述主机通讯模块发送信号所间隔的固定时间可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动测试通讯模块的发射功率可设置,所述主动测试通讯模块发射的信号在主机通讯模块接收处的功率与距离主机最远的红外传感器发射的信号在主机通讯模块接收处的功率相同。
优选地,所述身份识别器包括标识卡识别器和/或指纹识别器和/或密码识别器。
优选地,所述标识卡识别器、所述指纹识别器均还包括输入输出模块,所述输入输出模块还配置有用于输入密码的按键。
优选地,所述主动测试通讯模块单独安装,或者安装于采用外接电源供电的身份识别器内。
优选地,所述主机通讯模块向所述主动测试通讯模块发送应答请求的间隔时间可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包括主机通讯模块和主动测试通讯模块,所述主机通讯模块与所述主动测试通讯模块之间双向通讯连接,通过主动查询的方式判断是否有大功率无线电干扰设备,在判断到存在大功率无线电干扰设备通过同频干扰或邻频干扰进行干扰时,主动进行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块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主机 200……红外传感器 300……门磁
400……身份识别器 500……主机通讯模块 600……主动测试通讯模块
401……标识卡识别器 402……指纹识别器 403……密码识别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图1对本发明的用于安防的防干扰通讯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用于安防的防干扰通讯装置,请参考图1,包括主机100、门磁300、红外传感器200、身份识别器400、主机通讯模块500和主动测试通讯模块600,所述主机通讯模块500安装于所述主机100内,所述主机通讯模块500与所述主动测试通讯模块600之间双向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15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