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站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61479.4 | 申请日: | 2013-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2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邱成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延远集装箱维修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 地址: | 30027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污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站。
背景技术
废水主要是由清洗装载油脂类,化学试剂等的集装箱所产生的含油油脂、化学试剂等液态残留物的废水,并且每天清洗的集装箱数量、种类不等,产生的废水性质不一。这里,我们主要以物理去除水中的不可溶解悬浮物、油脂以及部分可溶性物质为主,达到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站,为解决集装箱冲洗后大量废水的回收再利用问题而研究出本产品,通过各回收池的相互配合与作用最终解决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站,包括原水池、综合过滤池、化学分解池、沉淀池、中水池、清水池和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池一侧设有原水泵,所述原水泵另一侧设有综合过滤池,所述综合过滤池上设有气浮装置,所述综合过滤池的另一侧设有化学分解池,所述化学分解池另一侧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另一侧设有中水池,所述中水池的另一侧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另一侧设有清水池,所述中水池与过滤器之间设有增压泵,所述过滤器与清水池之间设有反冲泵,所述综合过滤池上方分别设有酸碱调节罐和PAC调节罐,所述化学分解池的上方分别设有PAM调节罐和硫酸亚铁调节罐,所述沉淀池上方设有过氧化氢调节罐,所述化学分解池下方设有污泥池,所述沉淀池下方设有泥水分离机,所述污泥池与泥水分离机之间设有污泥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可有效解决集装箱冲洗后所产生的大量废水及废料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将污水经本污水处理站过滤后可形成净水功能,提高了水源的使用效果,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其中:1、原水池,2、原水泵,3、综合过滤池,4、气浮装置,
5、化学分解池,6、沉淀池,7、中水池,8、过滤器,
9、清水池,10、增压泵,11、反冲泵,12、泥水分离机,
13、污泥泵,14、污泥池,15、酸碱调节罐,16、PAC调节罐,
17、PAM调节罐,18、硫酸亚铁调节罐,19、过氧化氢调节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站,包括原水池1、综合过滤池3、化学分解池5、沉淀池6、中水池7、清水池9和污泥池14;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池1一侧设有原水泵2,所述原水泵2另一侧设有综合过滤池3,所述综合过滤池3上设有气浮装置4,所述综合过滤池3的另一侧设有化学分解池5,所述化学分解池5另一侧设有沉淀池6,所述沉淀池6的另一侧设有中水池7,所述中水池7的另一侧设有过滤器8,所述过滤器8的另一侧设有清水池9,所述中水池7与过滤器8之间设有增压泵10,所述过滤器8与清水池9之间设有反冲泵11,所述综合过滤池3上方分别设有酸碱调节罐15和PAC调节罐16,所述化学分解池5的上方分别设有PAM调节罐17和硫酸亚铁调节罐18,所述沉淀池6上方设有过氧化氢调节罐19,所述化学分解池5下方设有污泥池14,所述沉淀池6下方设有泥水分离机12,所述污泥池14与泥水分离机12之间设有污泥泵13。
工艺流程:废液经过废液收集池收集后隔油,由提升泵提升至反应池调节PH,然后先后加入PAC、PAM药剂絮凝后进入DAF气浮设备,进行初步固液分离,出水进入化学氧化池,投加酸液调节PH至3.5,分别投加一定量的硫酸亚铁和双氧水,进行化学氧化,氧化完成后投加碱液调节PH至中性。水进入中间水池后经泵提升至机械过滤器过滤后排放。沉淀池产生的生物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池,定期板框压滤,废水重新处理,污泥外运。
废水收集调节系统:废水收集调节系统由废水收集池、废水提升泵、PH酸碱在线监测、酸碱制备投加设备、酸碱调节设备组成。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废水排放至废液收集池,通过废水提升泵提升至酸碱调节设备,在进入酸碱调节设备时PH在线监测仪监测废水的酸碱度,告之酸碱投加泵的工作情况,当PH小于7时碱液投加泵工作,当PH大于7时酸液投加泵工作,等于7时则停止工作,自动流入下一道工序,以达到初步调节酸碱度的工作,防止酸碱度过高对后续设备产生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延远集装箱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延远集装箱维修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14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