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避孕疫苗的自组装多肽纳米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61036.5 申请日: 2013-09-23
公开(公告)号: CN103539859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9
发明(设计)人: 唐帅;梁志清;何畏;王延洲;孙黎黎;徐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C07K16/38 分类号: C07K16/38;A61K39/00;A61K39/39;A61P15/16;C07K19/00;C07K14/81
代理公司: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代理人: 周维锋
地址: 400038 重***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制备 避孕 疫苗 组装 多肽 纳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免疫学领域,特别涉及避孕疫苗的研制技术。

背景技术

源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蛋白质自组装现象,近年来多肽的自组装逐渐成为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合理调控多肽的分子结构以及改变外界的环境,多肽分子可以利用氢键、疏水性作用、π-π堆积作用等非共价键力自发或触发地自组装形成形态与结构特异的组装体。由于多肽自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性能,利用多肽自组装技术构建的各种功能性材料在药物控制释放、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以及生物矿化等领域内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避孕疫苗(contraceptive vaccine,CV)的研发思路起源于免疫性不孕患者体内存在生育抑制相关的特异性抗体,免疫性避孕的作用原理是选择与生殖过程密切相关关键抗原成分制成疫苗,诱导受者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通过高效、特异地抑制精或卵子发生、影响精子活力、顶体反应或获能、干扰精卵相互作用、结合或融合,及阻断胚胎种植或发育的一个或多个环节,从而达到控制生育的目的。目前,避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靶抗原的筛选,而在疫苗设计和免疫策略的研究方面落后于他治疗性和预防性疫苗。截至目前,已有数量众多的免疫避孕靶抗原被筛选出来,是仅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嵌合肽疫苗进入临试验,因而,有必要在现有免疫避孕靶抗原的基础上,结合在其他治疗性和预防性疫苗中成功应用的疫苗设计和免疫策略,深入挖掘现有免疫避孕靶抗原的潜力,使得更多的避孕疫苗有望进入临床。

近年来,基于Eppin的避孕疫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Eppin优势表位疫苗进行免疫能减少不良反应,但免疫原性差;(2)表位交联载体蛋白的方法可以增强免疫原性,但所产生的抗体特异性差;(3)基于Eppin的避孕疫苗实验研究中通常联合使用免疫佐剂如弗氏佐剂,其在人体中的应用存在安全性问题;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更加安全、有效的避孕疫苗运载体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Q11多肽与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的表位肽的联合应用,该应用可以提高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的表位肽的免疫原性,为避孕疫苗的制备提供新的思路。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类融合多肽,其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本能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段表位肽,用其制备避孕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试剂盒,其能用于制备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工作液;另外,还提供了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工作液的制备方法,其操作简单,工艺稳定。

以本实验室筛选的Eppin优势抗原表位为基础,与具有多价表达抗原表位特征的自组装纳米肽序列(QQKFQFQFEQQ,Q11)进行偶联,利用人工合成肽技术固相合成融合多肽E-Q11,通过调整自组装条件制备E-Q11自组装纳米疫苗。结果表明,采用全化学合成方法获得的融合多肽E-Q11纯度大于90%,并能在PBS中完成自组装,CD分析E-Q11肽具有β折叠二级结构,TEM观察发现E-Q11肽能够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结构,E-Q11肽能与抗血清发生的结合反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Q11多肽(简称Q11)与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的表位肽联合在制备针对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抗体的免疫原中的应用,所述Q11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表1中罗列了部分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的表位肽的氨基酸序列。表1中的表位肽可与Q11多肽联合,制备针对附睾蛋白酶抑制蛋白抗体的免疫原。

由于蛋白抗原表面含有多种表位既有T细胞表位,也有B细胞表位,而且这两种主要表位还有优势、亚优势、隐匿性甚至负调性表位之分。特别是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可以刺激抗原特异性CTL杀伤具有表位抗原的靶细胞,引起免疫偏移而导致免疫损伤,因此Eppin全长蛋白并不适宜用于避孕疫苗的研发,从而有必要将Eppin避孕疫苗的研究从蛋白水平向表位水平过渡。进一步,所述的应用,所述表位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作为优势表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10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