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晕动症的中药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59977.5 | 申请日: | 2013-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5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沛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8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周兆阳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晕动症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晕动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晕动症(motion sickness),即晕车病、晕船病、晕机病和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所致疾病的统称。中国是世界“晕动症”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80%的人都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晕动反应。这种疾病目前没有彻底治愈的办法,但选择有效的抗晕药能够很好的缓解痛苦。目前治疗晕动症的药物很多,例如公开号为:CN101181621、发明名称为《防治晕车用中药贴》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用干姜、良姜、小茴香、白芷、草果、陈皮和麦芽组成中药物及纱布或代制品制成,其中将药物加水浸泡,再煎煮成中药液,将纱布或代制品浸入中药液,浸泡,充分浸泡后,将纱布或代制品在低温下烘干或晾干,再切制成的块状,放置在胶布上,用塑料薄膜作保护层包装即成,使用时,揭去保护层,在乘车前30-60分钟,药面贴在肚脐上即可,使用方便,效果好,易生产,可满足各类人员的需要,但其治疗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疗效果好的治疗晕动症的中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治疗晕动症的中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柴胡20~30、当归10~20、白芍8~15、生姜10~20、霍香8~16、陈皮15~25、柏子5~14、远志6~13。
各原料的优选重量配比为:
柴胡22~28、当归12~18、白芍10~13、生姜12~18、霍香10~14、陈皮18~22、柏子7~12、远志8~12。
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柴胡25、当归15、白芍12、生姜15、霍香12、陈皮20、柏子10、远志9。
本发明治疗晕动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柴胡、当归、白芍、生姜、霍香、陈皮、柏子、远志,加入5~7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0~4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本发明治疗晕动症的中药的服用方法为:口服,乘坐交通工具前半小时服200~300克。
本发明治疗晕动症的中药以柴胡和陈皮为主药,搭配其它辅药,它们相互影响,协同作用,从而起到很好的宁心安神、醒脑开窍、和胃降逆的作用,对晕车引发的头晕及恶心、呕吐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以下各实施例中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实施例1
药物重量配比:
柴胡20份、当归10份、白芍8份、生姜10份、霍香8份、陈皮份、柏子5份、远志6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5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施例2
药物重量配比:
柴胡30份、当归20份、白芍15份、生姜20份、霍香16份、陈皮25份、柏子14份、远志13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7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4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施例3
药物重量配比:
柴胡25份、当归15份、白芍12份、生姜15份、霍香12份、陈皮20份、柏子10份、远志9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6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5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验例:
以下通过实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治疗晕动症的中药的有益效果。
1、实验人群:
分为A、B两个实验组:
A组:晕动症患者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18~30岁。
B组:晕动症患者65例;其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30~55岁。
2、药物服用方法:
在乘车前半小时口服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治疗晕动症的中药,服用300克。
3、疗效评定:
(1)无效:出现明显的晕车症状。
(2)显效:无明显的晕车症状
4、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沛,未经李长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9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