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耐高压注采一体化双层空心抽油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9823.6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武雅黎;沈涛;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铁 |
主分类号: | E21B17/18 | 分类号: | E21B17/18;E21B4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600 河北省沧***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高压 一体化 双层 空心 抽油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双层空心抽油杆,尤其是涉及一种耐高温耐高压注采一体化双层空心抽油杆,特别适用于超稠油注蒸汽井的注气采油作业。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开发的不断深入,超稠油和高凝油开采比例越来越大,目前在超稠油和高凝油多采用注蒸汽工艺进行开采。采用注蒸汽工艺通常需要注气、开采两套工艺管柱,首先下入注气管柱进行注蒸汽作业,注气结束后将注气管柱提出井筒,然后下入抽油管柱进行采油生产作业。由于所注入的蒸汽温度高达300℃以上,现有抽油杆耐温、耐压性能均无法满足注蒸汽工艺采油工艺的需要。
普通的抽油杆在注入热载体时不具备保温功能,热量散失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3年4月10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真空双层空心抽油杆》(公开号CN202866683U),中心管位于空心杆内,中心管的内管位于外管内,外管与内管之间有环空,外管的两端向内倾斜与内管固定连接;内管上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法兰的中心孔内,固定法兰与空心杆的上接头内螺纹固定连接;内管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下固定套内孔中,下固定套固定安装在下接头的内孔中;内管的上端面高于固定法兰的上端面,内管的下端面位于下固定套内孔中部;固定法兰、下固定套的横截面上有轴向液流通孔。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保温性能好,降低作业费用,有效延长空心抽油杆使用寿命。但该真空双层空心抽油杆所使用的密封圈为普通橡胶密封圈,无法满足注蒸汽工艺的高温高压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注蒸汽采油工艺需要使用注气、采油两套管柱,真空双层空心抽油杆不能满足高温工艺要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耐高压注采一体化双层空心抽油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耐高温耐高压注采一体化双层空心抽油杆,包括空心杆、中心管,空心杆的上接头、杆体、下接头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中心管位于空心杆内,中心管的内管位于外管内,外管的两端向内倾斜与内管固定连接;内管上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法兰的中心孔内,固定法兰与空心杆的上接头固定连接;内管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下固定套内孔中,下固定套固定安装在下接头的内孔中;内管的上端面高于固定法兰的上端面;固定法兰、下固定套的横截面上有轴向液流通孔。下接头连接螺纹上端的环形槽内安装有金属密封圈I,下接头连接螺纹的上端面处安装有金属密封垫;金属密封圈I由两个半环组成,金属密封圈I的两个半环相接处为斜面。中心管的内管下端部与下固定套之间安装有金属密封圈II。金属密封圈I、金属密封圈II、金属密封垫的材质为紫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利用紫铜材质具有的柔韧性能使得抽油杆连接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由于采用的金属密封圈具有耐高温耐高压性能,能够满足注蒸汽工艺的需要;同时该管柱能够实现下一趟管柱完成注蒸汽、采油生产作业,节省了起下管柱时间,填补了超稠油注蒸汽采油一体化管柱这一技术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耐高温耐高压注采一体化双层空心抽油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金属密封圈I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中:1.下固定套,2.金属密封圈I,3.下接头,4.中心管,5.杆体,6.上接头,7.固定法兰,8.金属密封圈II,9.金属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列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发明的精神,都应该包括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附图1。本发明耐高温耐高压注采一体化双层空心抽油杆,包括空心杆、中心管4。
空心杆的上接头6、杆体5、下接头3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下接头3连接螺纹上端的环形槽内安装有金属密封圈I2,金属密封圈I2由两个半环组成,两个半环相接处为斜面对接(见附图2、3)。下接头3连接螺纹的上端面处安装有金属密封垫9。
中心管4位于空心杆内,中心管的内管位于外管内,外管的两端向内倾斜与内管固定连接,使得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密封的环形空间,环形空间内为真空。内管上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法兰7的中心孔内,固定法兰7与空心杆的上接头6固定连接。内管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下固定套1内孔中,下固定套1固定安装在下接头3的内孔中;内管的上端面高于固定法兰7的上端面;固定法兰7、下固定套1的横截面上有轴向液流通孔。空心杆采用无缝钢管,耐高温度500℃,耐压45MPa;中心管4采用无缝不锈钢管,耐高温600℃,耐压25MPa。中心管4的内管下端头部与下固定套1的内孔之间安装有金属密封圈II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铁,未经刘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9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的多孤子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绿豆清凉保健饮料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