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炸麻叶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9694.0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8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翟洪平;石承义;刘荣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黎平县侗乡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D13/00 | 分类号: | A21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73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炸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炸麻叶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油炸麻叶通常是指以小麦粉、红薯、芝麻、红豆和鸡蛋等杂粮为原料,经油炸得到的营养价值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风味休闲食品。油炸麻叶的口味分咸、甜两种,在和面时加盐或糖。做好的麻叶色泽金黄,酥脆味香,因外形似叶子,上面布满芝麻,故称“麻叶”,又叫油炸果子。近年来,中国传统小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极有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食品的发展,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贡献一份坚实的力量。然而,目前国内对油炸麻叶的生产方法的研究较少,油炸麻叶也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油炸麻叶的常见做法之一是将面团放进盆里磕入鸡蛋,再放入精盐和猪油和成面团,揉匀揉透,饧发10分钟左右,放在案板上,撒上黑芝麻,擀成长方形薄片,再切成菱形小块,做成麻叶生坯,在炒锅内倒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时,放入麻叶生坯,炸至金黄色时,捞出沥油,即可食用。油炸麻叶的常见做法之二是将鸡蛋、黑白芝麻、花椒粉、油、盐混合均匀,加入面粉稍微搅拌下,再分次加入水,揉搓成软硬适度的面团,盖上湿布放置20分钟,将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擀成大薄片,按需要折叠,擀的过程中会掉些许芝麻,放入面片中,继续擀压进入,将叠好的面皮切成5厘米左右的宽度,再叠在一起切成需要的形状,或者将叠好的面皮斜切成菱形,中间再划两道,将做好的麻叶生胚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捞出控干油份。上述做法中的各种原料的配比范围并不明确,虽然在生产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试验来调整配比,然而作为传统美食的油炸麻叶,其基础原料的范围较为固定,皆为面粉、芝麻、鸡蛋、油、盐,而辅料的选择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配比的范围也很难明确,制作过程也多样化、缺乏统一,这些因素决定了现有技术中的油炸麻叶做法并不利于在工业化生产。可见,本领域缺乏一种适于工业化生产油炸麻叶产品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油炸麻叶生产受到原料配比和制作过程多样化影响而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炸麻叶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油炸麻叶,是将面团经压薄后炸制而得,是由以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用和面机制得面团后,以面团滚圆机和面团分割机将面团制成小面团,并盖上发酵布发酵,再用压面机将小面团压成面片,接着用烘烤机将面片干燥,然后用油炸机加热山茶油对干燥的面片进行炸制,炸至面片双面呈金黄色后捞出,待其自然冷却后,即得油炸麻叶产品,密封包装或者用密封容器贮存:
黎平香禾糯米面粉98~102重量份,红糖18~22重量份,芝麻8~12重量份,水35~40重量份,面肥8~12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面团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黎平香禾糯米面粉99~101重量份,红糖19~21重量份,芝麻9~11重量份,水36~39重量份,面肥9~11重量份。
更进一步的,所述面团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黎平香禾糯米面粉100重量份,红糖19重量份,芝麻10重量份,水38重量份,面肥10重量份。
一种油炸麻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泡米,加工成糯米面粉:
将黎平香禾糯米用水泡软,然后用面粉机加工成糯米面粉;
(2)按配比取糯米面粉、红糖、芝麻和面肥混合,充分拌匀:
按配比取糯米面粉、红糖、芝麻和面肥混合,充分拌匀后放入和面机中;
(3)加水拌和,用和面机制成面团:
将按比例加入温度为10~30℃的水拌和,得到面团,用面团滚圆机和面团分割机制成直径为5~8cm的小面团;
(4)发酵:
用发酵布将小面团盖上发酵20~30min;
(5)压面片:
用压面机将小面团压制成厚2~4mm、直径为20~25cm的圆形面片;
(6)将面片干燥:
将圆形面片平铺在烘烤托盘上,放入烘烤机中以100~120℃的温度进行干燥10~20min;
(7)加热山茶油,放入圆形面片进行炸制:
将山茶油放入油炸机中,加热并控制温度在170~230℃,放入干燥后的圆形面片,炸至面片两面为金黄色后捞出;
(8)待油炸麻叶自然冷却后,密封包装或者用密封容器贮存。
所述步骤(1)中糯米面粉过CB36号筛。
所述步骤(7)中山茶油的温度控制在180~220℃。
所述步骤(4)中发酵时间为24~26min。
所述步骤(6)中的烘干温度为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黎平县侗乡米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黎平县侗乡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9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子点标记蛋白聚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乱序综合评标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