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酒渣鼻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9069.6 | 申请日: | 2013-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4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辉;王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艳辉 |
主分类号: | A61K36/808 | 分类号: | A61K36/808;A61P17/00;A61K33/04;A61K33/28;A61K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酒渣鼻 外用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酒渣鼻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酒渣鼻以中年人常见,好发于颜面中部,损害特征是皮肤潮红、不平、毛囊口出现丘疹脓疱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其病病程缓慢,通常分为三期,各期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1.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期:表现为以面中部为主的红斑,亦可累计面颊、前额及下颏。最初表现为红斑,可在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气温骤变及精神情绪紧张兴奋时明显,久之变成持久性红斑,并逐渐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呈树枝状,主要分布在鼻尖及鼻翼。常伴有毛孔粗大和皮脂分泌增多。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之后转为丘疹脓疱期。2. 丘疹脓疱期:在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的基础上,反复出现痤疮样毛囊性丘疹、脓疱,但无粉刺形成。皮损有时可表现为深在的炎症性结节或囊肿。3. 鼻赘期:由于长期充血,反复感染,鼻部结缔组织增殖、皮脂腺异常增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隆起性结节,导致鼻尖部外观肥大,畸形如赘生物。鼻赘表面可见明显扩大的皮脂腺口,挤压时有条状白色粘稠皮脂溢出。
酒渣鼻的确切病因到目前尚不清楚,多种因素都有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包括局部血管舒缩神经失调,毛囊虫及局部反复感染,使用辛辣食物、饮酒、冷热刺激、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内分泌功能障碍等。
目前针对酒渣鼻的治疗手段主要分有两类,外用药治部和内服药治疗;外用药多采用林可霉素、夫西地酸乳膏、甲硝唑凝胶等消炎杀菌药,内用药多采用用替硝唑、四环素等口服药,但上述药物不仅含有抗生素成份及其它一些有害化学成份,对众多人群不宜使用,而且因为治疗本病是属病因不明情况下用药,试探性大,往往造成治疗周期长,甚至给患者加重病情,造成更多的痛苦。
发明内容
发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好,不复发,不含任何化学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纯中草药制成的外用药,可以有效治疗酒渣鼻。
本发明治疗酒渣鼻的外用药,是由下述重量组份的原料组成:
密陀僧50-60克、玄参20-30克、硫黄20-30克、轻粉20-25克、赤芍6-10克、白芷6-10克、当归6-10克、红花6-10克、甘草6-10克、川芎4-6克。
一种治疗酒渣鼻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组份称取上述原料研碎成末;
(2)、药末中兑入蜂蜜调制成糊剂即可。
一种治疗酒渣鼻的外用药,其治疗方法如下:
将糊剂涂抹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酒并配合清淡饮食。
本发明所用药物主要药理功效:密陀僧:燥湿、杀虫、敛疮;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硫黄:消毒杀虫、燥湿止痒;轻粉:治痰涎积滞、水肿臌胀、毒疮;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痈疽疮疡;红花:活血通经;甘草:清热解毒;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上述中草药综合起事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攻毒杀虫之功效,对酒渣鼻病症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采用普通纯中药制作,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可有效治疗酒渣鼻;经临床使用证实,治疗酒渣鼻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不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及使用:
实施例1:按重量组份称取:密陀僧50-60克、玄参20-30克、硫黄20-30克、轻粉20-25克、赤芍6-10克、白芷6-10克、当归6-10克、红花6-10克、甘草6-10克、川芎4-6克;将上述原料研碎成末,药末中兑入蜂蜜调制成糊剂即可;使用时将糊剂涂抹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酒并配合清淡饮食。
实施例2:按重量组份称取:密陀僧50克、玄参20克、硫黄20克、轻粉20克、赤芍6克、白芷6克、当归6克、红花6克、甘草6克、川芎4克;将上述原料研碎成末,药末中兑入蜂蜜调制成糊剂即可;使用时将糊剂涂抹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酒并配合清淡饮食。
实施例3:按重量组份称取:密陀僧60克、玄参30克、硫黄30克、轻粉25克、赤芍10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红花10克、甘草10克、川芎6克;将上述原料研碎成末,药末中兑入蜂蜜调制成糊剂即可;使用时将糊剂涂抹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酒并配合清淡饮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艳辉,未经李艳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90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