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7174.6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3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丰建君;于忠芳;仲崇华;仲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建君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00;A61P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肠易激 综合征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
背景技术:
肠易激综合征(IBS)又称结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粘液性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等,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与排便有关的腹痛、腹胀、腹泻及排便习惯性的改变,如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急迫不尽感,粘液便、水样便等。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与精神因素、肠道动力改变、结肠分泌和吸收功能改变、饮食因素、肠道菌细失调等有关。目前西医对症治疗,疗效欠佳,易复发,笔者几十年来应用自拟的易激宁汤治疗此病数百例,效果佳,不易复发。
发明内容: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组成的原料药物按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党参10-15g、黄芪12-20g、白术12-15g、茯苓12-15g、山药12-20g、柴胡10-12g、炒白芍15-20g、炙甘草6-10g,延胡索10-15g、白扁豆12-20g、乌药6-10g、陈皮12-15g。
本发明药物中:党参,性甘、平,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养血生津;黄芪,性甘、温,入脾、肺经,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尿消肿;白术,性甘、温、苦,入脾、胃经,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炙甘草,性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茯苓,性甘、平,入心、脾、胃、肺、肾经,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山药,性甘、平,入脾、肺、肾经,补脾止泻、养肺益阴、益肾固精、养阴生津;柴胡,性苦、微辛、寒,入肝、胆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清胆截疟、升举阳气;白芍,性苦、酸、微寒,入肝、脾经,补血敛阴、缓急止痛;延胡索,性辛、苦、温,入肝、脾、心经,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白扁豆,性甘、微温,入脾、肾经,补脾止泻、解毒和中;乌药,性辛、温,入脾、肺、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陈皮,性辛、苦、温,入脾、肺经,燥湿化痰、理气健脾。诸药调和,共奏健脾益气、升清降浊、缓急止痛之疗效。
制法和服药方法:本发明为汤药,所有组方数量均精选而成,常规方法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30分钟,第二次煎煮20分钟,两次药液混合过滤共得400ml,早晚饭后分服。
有益效果:本发明方组方简单,药味少,价格低,疗效好,临床应用总有效率98%,治愈率8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组成的原料药物按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党参10-15g、黄芪12-20g、白术12-15g、茯苓12-15g、山药12-20g、柴胡10-12g、炒白芍15-20g、炙甘草6-10g,延胡索10-15g、白扁豆12-20g、乌药6-10g、陈皮12-15g。
实施例2: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其中各种原料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为:党参15g、黄芪20g、白术15g、茯苓15g、山药15g、柴胡10g、炒白芍15g、炙甘草6g,延胡索15g、白扁豆20g、乌药6g、陈皮12g。
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
本发明中药多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患者数百例,特别是肝脾气滞型腹泻,效果特佳。
二、诊断标准:
1、以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为主要症状,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
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
3、多次粪便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便潜血试验阴性;
4、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若征象;
5、纤维结肠镜示部分患者有运动亢进,无明显黏液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
6、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
7、无痢疾、血吸虫病史,实验性治疗无效。
三、疗效判断标准:
1、治愈:症状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2、好转:症状消失,随访半年复发,或症状减轻。
四、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建君,未经丰建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71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