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画制作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6440.3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7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3/00 | 分类号: | G06T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画 制作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智能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画制作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IOS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和PC上的软件不并不相同,智能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更注重用户的体验,以及UI特效。
然而,现有的IOS智能终端中所开发的复杂动画,其实现的机制大多以Gif实现,还有一些通过系统API来实现相关动画。
Gif机制:需要由UI设计师先设计出动画方案,然后生成相应的Gif文件。由于IOS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设备不支持Flash,Gif等格式的播放,需要采用第三技术将其解析,然后再播放。
其缺陷在于:Gif文件由多张图片组成,使得实现复杂动画的GIF文件较大。如果常驻内存中会占用过大的内存。此外,智能终端中的内存资源是十分宝贵的,当GIF文件占用了过大的内存之后,这就对其他的应用程序的实现造成负荷。
系统API机制:需要由UI设计师设计出动画方案。然后有开发人员采用系统API来实现相关动画。
其缺陷在于:首先,开发人员需要重新理解UI设计师的设计方案。然后转换成程序语言,并且,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来对设计成的动画进行调整,这些流程相当于对动画设计又做了一边重复的无用工。此外,由于动画的实现需要大量数学及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实现的流程复杂而繁琐。直接导致现有的智能终端中的应用程序中极少有动画特效。
综上所述,现有的智能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在设计动画特效时存在设计流程复杂以及耗时耗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中的动画制作方法和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解决现有的智能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在设计动画特效时存在设计流程复杂以及耗时耗力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画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解析接口对输入的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与所述配置文件对应的动画元素和场景元素;
导演类调用精灵类,将所述配置文件中的动画元素以及所述精灵类中预设的动画元素处理类组装成精灵;
导演类调用场景类,将所述配置文件中的场景元素组装成场景;
导演类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精灵在对应的场景中进行相应的动作。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将所述配置文件中的动画元素以及所述精灵类中预设的动画元素处理类组装成精灵还包括:
所述精灵根据配置文件中的动画元素,设计相应的动作;
其中,所述动画元素包括:动画所需的图片、以及所述图片所要进行的动作。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精灵根据配置文件中的动画元素,设计相应的动作包括:
动画元素处理类包括:动画帧计算接口;
精灵根据配置文件中的动画元素,通过所述动画帧计算接口,计算完成相应动作所需的动画帧的帧数;根据完成相应动作所需的动画元素的起始动画帧和动画元素的结束动画帧,计算出所述起始动画帧与结束动画帧之间的中间动画帧,根据得到的全部动画帧完成相应的动作。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导演类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精灵在对应的场景中进行相应的动作包括:
计算动画的时间轴,导演类根据所述配置文件,在所述时间轴上设置相应的场景,以及每个精灵的起始动画帧和结束动画帧。
在上述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
设置动画解析接口,通过所述动画解析接口,获取输入的动画;
对所述动画进行解析,生成与所述动画对应的配置文件。
在上述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
设置功能按钮,每个功能按钮对应一条动画设计指令;
接收功能按钮的点击指令,获取与所述功能按钮对应的动画设计指令,根据所述动画设计指令生成对应的配置文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画制作装置,该装置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对输入的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与所述配置文件对应的动画元素和场景元素;
精灵模块包括:动画元素处理单元;
精灵模块,用于在导演模块的调用下,将所述配置文件中的动画元素以及所述动画元素处理单元组装成精灵;
场景模块,用于在导演模块的调用下,将所述配置文件中的场景元素组装成场景;
导演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精灵在对应的场景中进行相应的动作。
在上述装置中,动画元素处理单元包括:动画帧计算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6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RFID的自动售票系统
- 下一篇:移动体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