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锅炉贴壁气氛检测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6105.3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3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锅炉 气氛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燃烧锅炉贴壁气氛检测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的能源政策,我国的动力用煤尽量燃用低品位的劣质煤,因此燃煤质量偏差,含灰量较高。当锅炉运行时,锅炉的各受热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矿物质沉积现象,导致各受热面产生磨损、腐蚀、积灰和结渣等一系列问题,使得锅炉受热面寿命降低、锅炉管子爆漏现象频繁发生。在高温烟气作用下,粘结在水冷壁或高温过热器上的灰渣会与管壁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高温腐蚀。发生高温腐蚀时的平均水冷壁管腐蚀量可达1.8-2.6mm/a。如燃用高硫煤时,腐蚀区受火焰的直接冲刷,其腐蚀速度可达5mm/a以上,运行不当时经常发生爆管停炉。
因此,沾污、结渣可看作高温腐蚀的前兆。高温腐蚀易造成水冷壁管变薄,从而引起爆管现象。水冷壁泄露爆管是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影响很大。特别是随着大容量机组的增多,大型电站锅炉的爆漏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由于爆管事故的发生,检修时需要大量更换管子,其严重影响锅炉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使设备检修工作和检修费用大大增加,有时甚至造成设备的严重损坏和人员伤亡。
由上述可知,可以通过燃烧锅炉贴壁气氛来确定、控制燃烧锅炉贴壁高温腐蚀的超临界或者超超临界,但是,燃烧锅炉在燃烧物质时,燃烧锅炉贴壁内各处气体成分数据复杂且变化速度快,无法简单、准确检测出燃烧锅炉贴壁气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一般燃烧锅炉贴壁气氛无法简单、准确检测出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准确、全面检测出燃烧锅炉贴壁气氛的方法与系统。
一种燃烧锅炉贴壁气氛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设置多个气体成分数据采集装置,并将所述气体成分数据采集装置放置于燃烧锅炉贴壁;
根据预设的调节周期,随机多次调节当前燃烧锅炉的连续负荷功率大小、燃烧锅炉内气体含氧量以及燃烧锅炉内燃烧介质的种类与燃烧介质的质量配比;
通过气体成分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燃烧锅炉贴壁各个位置的气体成分数据;
根据实时采集到的燃烧锅炉贴壁的各个位置的气体成分数据,确定燃烧锅炉贴壁气氛。
一种燃烧锅炉贴壁气氛检测系统,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多个气体成分数据采集装置,并将所述气体成分数据采集装置放置于燃烧锅炉贴壁;
调节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调节周期,随机多次调节当前燃烧锅炉的连续负荷功率大小、燃烧锅炉内气体含氧量以及燃烧锅炉内燃烧介质的种类与燃烧介质的质量配比;
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气体成分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燃烧锅炉贴壁各个位置的气体成分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实时采集到的燃烧锅炉贴壁的各个位置的气体成分数据,确定燃烧锅炉贴壁气氛。
本发明燃烧锅炉贴壁气氛检测方法与系统,只需要设置并利用气体成分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燃烧锅炉贴壁多个位置的气体成分,调节燃烧锅炉运行环境,实时获取燃烧锅炉贴壁气体成分数据,整个检测过程简单,另多个气体成分数据采集装置能够更全面、准确获取燃烧锅炉壁附近的气体成分数据,随机多次调节当前燃烧锅炉的连续负荷功率大小、燃烧锅炉内气体含氧量以及燃烧锅炉内燃烧介质的种类与燃烧介质的质量配比,获取多次燃烧锅炉在不同运行环境下燃烧锅炉贴壁的气体成分数据,能够在排除其它外界影响数据准确的因素干扰,使获得的实时气体成分数据更加准确,所以本发明燃烧锅炉贴壁气氛检测方法是一种简单、准确、全面的检测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燃烧锅炉贴壁气氛检测方法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燃烧锅炉贴壁气氛检测方法第二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燃烧锅炉贴壁气氛检测系统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燃烧锅炉贴壁气氛检测系统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根据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燃烧锅炉贴壁气氛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S200:设置多个气体成分数据采集装置,并将所述气体成分数据采集装置放置于燃烧锅炉贴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6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麦饭石环保吸音板
- 下一篇:一种超声阵列成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