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苓人工高产优质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56020.5 申请日: 2013-09-20
公开(公告)号: CN103477870A 公开(公告)日: 2014-01-01
发明(设计)人: 明炳臻;辛永孝;衡智洲;李晓东;毋建民;马永升;章春燕;曹克俭;柯健;柏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 略阳县炳臻猪苓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24302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猪苓 人工 高产 优质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猪苓人工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猪苓为多孔菌科多孔菌属植物,猪苓的菌核具有利水、渗湿、抗肿瘤作用,属于珍稀中药材品种,市场缺口大。其主要来源为野生采挖,由于野生资源集中分布在高寒山区,生长十分缓慢,加之过度采挖,目前我国野生猪苓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90年代末,我县开始采用的人工栽培方法,到目前已有130万窝3000余亩的规模,但还存在技术陈旧、栽培质量差、产量低(窝产3-4公斤)、生产周期长(4-5年),受地域限制,苓种退化等问题。

地处陕西省汉中市西缘的略阳县属秦巴山区,属国家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区域,也是国家扶贫重点县之一。但境内生物资源丰富,常见的中药材有143科489种,仅国家挂牌收购的就有172种;由于略阳县适宜的温度和降水条件,使其成为全国重要的猪苓适生区之一,2012年“略阳猪苓”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13成为“全国猪苓生产示范县”,为猪苓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文献检索:

一种猪苓人工栽培方法申请号:200510021530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苓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选用纯野生或少代灰色和黑色猪屎苓菌种以提高猪苓生长力和产量、确定栽培环境、培育蜜环菌棒和坑栽。坑栽时使苓种块菌丝断面与蜜环菌紧密结合,以便使猪苓与蜜环菌尽快建立营养关系。

一种猪苓人工栽培方法申请号:201310078861.7

摘要:一种猪苓的人工种植方法,涉及猪苓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蜜环菌菌枝;(2)栽培苓种;(3)栽后管理;(4)采收。本发明为一种猪苓的人工种植方法,采用优质的蜜环菌菌种扩繁和菌枝培养方法,培养好的蜜环菌菌枝壮实,与新树棒结合在一起,能为猪苓苓种的快速成活和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提高了苓种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栽培质量高、生长力强、产量高的猪苓人工栽培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猪苓人工高产优质栽培方法,其由如下步骤组成:

(1)选地:选用900——1200m海拔范围的具有黑腐殖土壤的山区坡、平地;

(2)培育菌棒和菌枝:在栽种前一年的1-3月,选用适合于猪苓生长的直径为12cm(左右)的栎类青冈树棒,截成80-100cm长,按6根/窝,蜜环菌700-800克/窝准备;在树棒的2-3面砍鱼鳞口,适当晾晒备用;

另备直径2cm以上、长3-5cm的树枝,按2-3公斤/窝准备;

在3-5月份开始用坑培法培养菌材:培养前先用0.25%硝酸铵溶液将上述树棒和树枝浸泡4-6小时,以补充足够的氮源;

选择种植地附近的地方挖深40-60cm的坑,长度和宽度以培育菌材的量和地形而定,先在坑低铺一层1cm厚的青冈树叶,将晾晒好的树棒按间距5cm铺一层,棒间均匀放入准备好的树枝和蜜环菌,然后覆土,以盖住棒为宜,用同样方法共培育3-4层,最后坑顶覆土5-8cm,浇一次透水,无雨期间一月浇一次水,培育时间为一年;

(3)栽培时间:选择每年秋季11月,也可以是次年3月初进行栽种;

(4)种植方法

①选种:选择健壮、无病虫害、有弹性的纯野生猪苓的灰苓、黑苓做种;每窝准备苓种0.4-0.6公斤;

②备菌材:在种植前挖出提前培育好的菌棒和菌枝,对应于苓种0.4-0.6公斤,菌棒按每窝6根准备;

③整地:依据地形从上到下以自然坡度规划建设成50-60cm宽的畦,在栽种前用旋耕机或者其他工具按畦宽挖畦松土,畦深15cm;

④摆菌材、填树叶、树枝、菌枝:坑底刨平后先铺0.8-1.2cm厚潮湿枯枝落叶,将菌棒均匀顺畦摆放在坑内,菌棒间距3-5cm,在棒间摆放树枝和菌枝;

⑤摆放苓种、覆土:将苓种沿菌材两侧摆放,用土填实空隙,再覆土5-8cm,最后加盖一层枯枝落叶。春季3月、秋季11月初种植后,在湿度较好的情况下覆盖地膜,地温达到10℃时去掉地膜;

(5)、栽后管理

一是覆盖地膜增温:当年春季3月种植、11月种植覆盖地膜既可保温又可在来年春季提高地温,可采用地膜覆盖增加地温以延长生长时间;

二是防旱:当土壤水分低于20%时,需及时为猪苓浇水,务必使栽培穴内土壤能维持在较湿润状态;

三是防涝:猪苓虽然喜湿润,但在平地栽培的,应在连阴雨天,注意排水,防止猪苓浸泡时间过长腐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略阳县炳臻猪苓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略阳县炳臻猪苓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60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