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绕产品检查方法、重绕产品检查装置和重绕产品检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55901.5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2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启太;金城元一;矶尾明彦;冈本宏巳;冰上好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DAC工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1/89 | 分类号: | G01N2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 检查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绕卷筒状的卷取片并且目视进行产品检查的重绕产品检查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带状的纸、合成树脂膜、铝箔等卷取片的制造、图案等的印刷叠层等的加工时,在各制造、加工工序中,检查片材的缺陷,对缺陷部粘贴标签或做出记号。然后,对于处理完成的卷取片的坯料卷,为了整理卷绕的强度、变形,或去除加工时的溶剂等的目的,此外为了对贴有标签的缺陷部由操作者目视进行产品检查以进行必要的处理,使用重绕产品检查装置。在该重绕产品检查装置中,设置有检查台,该检查台具有进行为了对缺陷部目视进行产品检查的照明、根据需要进行缺陷位置的切除和贴合的器具。
但是,这样的标签粘接力弱时会剥离,而成为二次不良的原因,相反地粘接力高时,存在去除标签后的部位的片材表面可能被剥离而成为不良的情况。此外,特别是在食品、医疗用的袋子中从卫生角度出发要求高度的安全性,因此缺陷的再检查是很重要的。因此,近年来在重绕产品检查装置中设置检查单元,由重绕产品检查装置中重新再次检查有无缺陷。每次在标签、标记、通过再检查而检测出缺陷部位时,均停止重绕产品检查装置,重绕至检查台,目视确认缺陷,进行必要的处理后继续进行检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0003]段)。以下,将从卷筒抽出卷筒状的片材,再重绕至另一卷筒的处理称为“重绕”。
但是,即使如上所述由标签、检查单元等检测缺陷部位并立即自动停止重绕动作,为了避免在卷取片中产生变形,也不能够急速停止。因此需要使片材的卷取速度慢慢减速而停止,之后进行反向旋转,使缺陷部位回到检查台。重绕产品检查装置近年来被要求生产的效率化而逐渐高速化,例如在以300m/分进行重绕时,从检测出缺陷到停止已卷入了50M以上的卷取片。进一步自此开始的反向旋转不能够以高速回绕片材,需要缓慢定速地进行回绕。即从检测出缺陷到重绕停止、回绕到目视检查台需要花3分钟以上,在之后进行必要的操作之后继续进行片材的重绕。例如重复进行10次这样的确认,在经过30分钟以上之后发现了重大缺陷,必须进行已决定的次数以上的切除、连接等处理时,在此阶段该坯料卷整体被废弃,花费的30分钟以上的时间被浪费,成为妨碍高速化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65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于是,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重绕产品检查方法、装置和系统,其在高速化的重绕产品检查装置中也能够减少对由高速化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的优点造成妨碍的可能性,易于提高缺陷的检测精度。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重绕产品检查方法,其对卷筒状的卷取片进行重绕并且通过目视进行产品检查,该重绕产品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利用检查单元遍及全长地检查上述卷取片,检测缺陷部和其在卷取片上的位置的检查步骤;将由上述检查单元检测出的缺陷部的图像和表示该缺陷部在卷取片上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存储于存储单元的存储步骤;将存储于上述存储单元的多个缺陷部的图像由显示单元进行一览显示的显示步骤;和当由操作单元指定被一览显示的上述缺陷部中的任意的缺陷部时,利用驱动控制单元使上述卷取片移动,使被指定的缺陷部基于存储于上述存储单元的该缺陷部在卷取片上的上述位置信息移动至检查台的位置,使得能够通过目视进行产品检查的产品检查步骤。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在重绕产品检查方法中,上述检查步骤是利用上述检查单元遍及全长地检查重绕中的上述卷取片,检测上述缺陷部和该缺陷部在上述卷取片上的位置的步骤,上述重绕产品检查方法还具有反复步骤,在上述产品检查步骤之后,在每次同样由上述操作单元指定其它任意的缺陷部时,依次由上述驱动控制单元基于上述位置信息使该被指定的缺陷部移动到上述检查台的位置,使得能够通过目视进行产品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AC工程株式会社,未经DAC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5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驱式差动容积控制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梁稳定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