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感绕线机的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5328.8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4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任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佑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B65H4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绕线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绕线机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感绕线机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电感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电感进行绕线,现有多轴自动绕线机可以实现绕线的自动,但是更换未绕线电感还需要人工一个个的放置,并且人距离绕线位置非常接近,危险系数大,因此,一次性绕线的电感越多,人工更换未绕线电感的压力越大,需要高度集中,保持较高的速率,一个疏忽就会来不及更换,更严重的会受伤。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更换未绕线电感的电感绕线机的送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电感绕线机的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推板和多个送料滑道,上述送料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未绕线电感的送料凹槽,上述送料滑道与多个上述送料凹槽一一对应,上述送料推板包括多个与上述送料凹槽对应的立柱。
更进一步的说,上述送料凹槽沿着送料方向贯通上述送料板。
更进一步的说,上述立柱沿送料方向的长度至少为上述送料凹槽沿送料方向的长度的三分之二。
更进一步的说,上述立柱设有定位凸起,上述定位凸起为柱体。
更进一步的说,上述送料滑道远离上述送料板的一端高于其靠近上述送料板的一端,上述送料滑道靠近上述送料板的一端设有限位件。
更进一步的说,上述送料滑道并排连接成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电感绕线机工作时,人工送料可以远离绕线位置,保证了工人的安全,在送料滑道内的电感数目较多时,工人更换电感的速率可以自己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送料推板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0-送料板,101-送料凹槽,20-送料推板,201-立柱,202-定位凸起,30-送料滑道,301-限位件,a-送料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的电感绕线机的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板10、送料推板20和多个送料滑道30,送料板10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未绕线电感的送料凹槽101,送料凹槽101根据绕线的需要,可以设置多个,例如8个、10个、12个、16个、20个。送料滑道30与多个送料凹槽101一一对应,通过送料滑道30将未绕线电感送入送料板10。图2所示的送料推板20包括多个与送料凹槽101对应的立柱201。
我们将未绕线电感传送至绕线机的方向称为送料方向a,送料凹槽101沿着送料方向a贯通送料板10。为了保证立柱201可以将未绕线电感推至送料凹槽101靠近绕线机的一端,保证未绕线电感可以到达绕线位置,立柱201沿送料方向a的长度至少为送料凹槽101沿送料方向a的长度的三分之二。立柱201顶部设有定位凸起202,定位凸起202用于对未绕线电感进行限位,定位凸起202为柱体。送料滑道30远离送料板10的一端高于其靠近送料板10的一端,这样未绕线电感可以顺着送料滑道30滑到送料凹槽101中。为了防止在送料板10不与送料滑道30接触时未绕线电感掉落,送料滑道30靠近送料板10的一端设有限位件301,限位件301优选可以上下活动的挡板。送料滑道30并排连接成一个整体。
未绕线电感通过送料滑道30进入送料凹槽101的后端,移开送料滑道30,推动送料推板20再通过立柱201将未绕线电感向前推至送料凹槽101的前端,即靠近绕线机的一端。在推动送料板10沿着送料方向a继续前进,直至未绕线电感的绕线位置,此时完成未绕线电感的送料,送料板10回撤与送料滑道30接触,未绕线电感通过送料滑道30进入送料凹槽101,如此反复,进行电感的更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佑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佑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5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逆变器装置
- 下一篇:同步电机中的双永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