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铝、氮化钛、二氧化锆金属陶瓷材料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5261.8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代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代琴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1/10;C22C32/00;C22C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3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氧化锆 金属 陶瓷材料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陶瓷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铝、氮化钛、二氧化锆金属陶瓷材料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二氧化锆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酸碱的特点,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其在高温结构材料、耐腐蚀以及电气材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二氧化锆陶瓷还存在着韧性较差,受冲击时易于破碎,不能像金属材料一样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以及抗热震性和高温塑性能力较低。采用增韧技术的二氧化锆,韧性虽然有所提高,但与金属材料相比,其韧性指标还相差较远,不能满足现代工艺的要求。美国专利20030167969公开了一种多元氧化物陶瓷与金属组合陶瓷,既能有金属组分的良好韧性,有具有陶瓷材料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但多元氧化物各自对烧结温度要求不同,给烧结工艺带来困难。中国专利92114875.5公开了一种自蔓延烧结的金属陶瓷,但采用自蔓延烧结的工艺技术有待于提高。铝与氮化钛合金陶瓷既具有陶瓷的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的性能,又具有金属一样的机械科加工性、抗热震性、高温塑性、导电性等优点,但是铝与氮化钛合金存在硬度较低、耐酸碱性较差、力学性能较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二氧化锆陶瓷冲击韧度低的缺点,机械加工性、抗热震性和高温塑性能力较低的缺点,以及铝与氮化钛合金的硬度较低、耐酸碱性较差、力学性能较差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铝、氮化钛、二氧化锆金属陶瓷材料制备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钛、铝、氮化钛、二氧化锆金属陶瓷材料制备工艺,其步骤如下:
1)配料与混合:采用工业纯的钛、铝、氮化钛、二氧化锆粉末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ZrO2 10-35%,Ti 20-35%,Al 20-40%,TiN 20-45%配比进行混合;
2)制粉:利用球磨机将配制好的粉料进行球磨,球磨2-4小时,球磨后的粉料粒度小于0.5微米;
3)压坯:将球磨后粉末混合均匀,放置于石墨模具中;
4)烧结成形:在真空热压烧结系统中进行烧结,真空度为10-2Pa,以10-7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00-1400℃,保温2-5小时,压力为30-70Mpa;
5)烧后热处理:加热到800-1000℃,保温2-3小时,保温后快速冷却。
本发明利用钛、铝、氮化钛、二氧化锆元素在烧结中的相互反应,形成钛、铝、氮化钛的化合物和固溶体,可以获得高于一般金属材料的硬度,而脆性远低于陶瓷材料。本发明利用二氧化锆有两种变体,在1000℃时由单斜晶系转变为四方晶系,此晶系转变为可逆转变,冷却过程中,晶系转变伴有体积膨胀,可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对内部裂纹产生压应力,阻碍裂纹的扩展,提高材料的韧性。更重要的是二氧化锆的热膨胀系数与铝、氮化钛合金相近,将二氧化锆与铝、氮化钛合金结合,将二者的特性相结合,相互取长补短,获得兼具二者优点的复合材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钛、铝、氮化钛、二氧化锆金属陶瓷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高于铝、氮化钛合金,冲击韧度和机械加工性高于二氧化锆陶瓷,通过热处理后,其中金属相中固溶体的硬度和耐磨性得到提高,二氧化锆相的分布较为均匀,使材料具有高的抗磨损能力,铝、氮化钛的存在改善了材料的韧性。铝促进了烧结,降低了烧结温度。本发明的金属陶瓷主要用于腐蚀条件下的耐磨和抗冲击构件,在民用机电行业及军工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采用工业纯的钛、铝、氮化钛、二氧化锆粉末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ZrO2 10%,Ti 20%,Al 30%,TiN 40%配比进行混合;利用球磨机将配制好的粉料进行球磨,球磨2小时,球磨后的粉料粒度小于0.5微米;将球磨后粉末混合均匀,放置于石墨模具中;在真空热压烧结系统中进行烧结,真空度为10-2Pa,升温温度为200℃以前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200℃以后以50℃/min升至烧结温度为1300℃,保温2小时,压力30Mpa;进行烧后热处理,加热到800℃,保温2小时,保温后快速冷却。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代琴,未经刘代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52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