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流导风式风力发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55209.2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5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邓福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风合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3/04 | 分类号: | F03D3/04;F03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流 导风式 风力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涡流导风式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电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目前的发电大多采用火力发电或水利发电,但火力发电会产生污染,水利发电需要特殊的地理位置,且建造火力发电或水利发电站都需要较高的建造成本;而随着国家创建节能社会的要求,风能发电逐渐的被人们所利用,目前的风力发电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水平轴的风力发电机,另一种是垂直轴的风力发电机,前者的发展时间较长,但是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需要定向对风向工作,对工作环境要求较为严格;垂直轴风力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旋转轴与地面垂直,分为阻力型和升力型两种,阻力型风力发电机启动性能好,但发电效率低,升力型风力发电机发电效率高,但启动性能差。在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叶片与轮毂的连接技术中,也有只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和定位安装方便而采用具有一定流线型的结构连接,其效果只是减小空气阻力而不增加转动力矩,因而发电效率仍然很低,发电量较小,效率低,无法满足供电的要求。
而且现有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风能的利用率很低,一般的风能利用率仅在20%左右。而在二十一世纪的2000年初,风力发电机最具经济效益的额定输出功率范围在600千瓦至750千瓦之间,而风轮直径则需要在40米至47米之间。大型风力发电机主要市场是欧洲,也就是说现有的风力发电机,需要通过增加风轮直径来弥补风能利用不足和自身损耗大的问题,从而提高发电的功率,这样一来,过大的风轮直径不仅给安装和运输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也对安装风力发电机的场地有了一定的约束。
因此,现有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存在着发电率低、成本高、维护难、结构复杂、安装不便以及实用性较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存在着发电率低、成本高、维护难、结构复杂、安装不便等缺点,提供一种涡流导风式风力发电机,能提高风能利用率及发电率,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流导风式风力发电机,其包括定子架及转子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导风板、叶片、主轴、增速机以及发电机,所述导风板设置在所述定子架上,所述叶片设置在所述转子架上,所述定子架固定设置于所述主轴上,所述转子架相对于所述主轴可旋转设置,所述增速机设置于所述主轴下部,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增速机及所述主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子架的内外圈以及所述主轴的法兰盘轴承座为矩形铁管,所述主轴的法兰盘轴承座固定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子架的内外圈与所述主轴的法兰盘轴承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风板的数量为16个,所述导风板的四角通过螺丝固定设置在所述定子架的内外圈上。
优选的,所述叶片的数量为9个,所述叶片的四角通过螺丝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子架上。
优选的,所述叶片的外边缘相对于所述主轴圆心的夹角角度为10-12度。
优选的,所述叶片的外边缘相对于所述主轴圆心的夹角角度为11.71度。
优选的,所述叶片的内边缘与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转子半径呈比例设置,具体的,转子半径为叶片的内边缘与外边缘之间的距离的2.5—3倍。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无铁芯盘式结构,包括定子盘陀和永磁铁。
优选的,其还包括控制装置、逆变器、蓄电装置以及塔架,所述控制装置、逆变器以及蓄电装置经所述塔架与所述发电机相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维护方便,提高了风机的发 电效率及风能利用率。
(2)由于叶片的角度设计,最大化的提供了风车的效率。
(3)微风即可启动,只要风力达到7公里每小时即可产生电能,开始发电,对安装风车的环境要求较小。
(4)本发明在任何风向下都可工作,包括紊流和旋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的轴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的转子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叶片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导风板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
如图1所示,一种涡流导风式风力发电机,其包括定子架1及转子架2,还包括导风板3、叶片4、主轴5、增速机6以及发电机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风合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风合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5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