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1级防火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5133.3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3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扬;成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唛杰节能建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4/20;C04B14/22;C04B11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2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1 防火 保温 砂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节能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1级防火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外墙保温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但由于大量使用可燃的有机保温板材,引起了不少外墙火灾事故,包括南京中环国际广场、哈尔滨经纬360度双子星大厦、济南奥体中心、北京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上海胶州教师公寓、沈阳皇朝万鑫大厦等,这些火灾的着火物质都是外墙保温材料。这些火灾事故引起了人民对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性能的重视【1】。
为了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的有关要求,公安部在2011年3月14日发布了65号文,明确规定了民用建筑使用的节能材料必须达到A级不燃【2】。
目前市场上用于外墙保温的材料只单单注重节能而忽略了其防火安全性,尤其是有机保温材料,在使用时更是令人担忧。
目前,常用的保温绝热材料主要有:EPS、XPS、岩棉、玻璃棉、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硅酸盐复合绝热砂浆等。
1、EPS导热系数0.041w/(m·K),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发泡剂发泡而制成的内部具有无数封闭微孔的材料。其具有热导率小、吸水率低、隔音性能好、机械强度和尺寸精度高,以及结构均匀等优势,在外墙保温材料市场中占有率高;EPS全部由碳氢元素组成,本质上极易燃烧未经阻燃处理,氧指数仅为18%,燃烧时热释放量较大,同时生成大量烟。
2、XPS具有强度大、硬度大、导热系数小、吸水率小、水蒸气通过系数小及表面平整致密的特性,它具备与EPS系统相近的优势,在目前节能65%的前提下,是外保温系统首选绝热层材料,但是缺点也是易着火滴熔,导致施工现场发生火灾且燃烧时会产生更多有毒气体。
3、岩棉、玻璃棉和普遍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等,属不燃性材料,自身不存在防火安全问题,可其密度一般较大,故性能不能完全满足外保温要求。且岩棉、玻璃棉等保温性能差,占地面积大,抗撞击和受压强度差,吸湿性大,环保性能差,在施工和应用中对人体有害,因此,该类保温材料多用于设备管道保温和人员不宜接触到的场所。
目前保温砂浆的性能指标见表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针对现有外墙保温的材料防火性能不佳而提供一种A1级防火保温砂浆。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上述A1级防火保温砂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A1级防火保温砂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膨胀蛭石容重在50~200kg/m3之间。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膨胀玻化微珠的颗粒容重为50~100kg/m3,导热系数为0.028~0.048W/m·K。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纤维选自木质纤维或PP纤维。其中纤维的长度为6~10mm。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引气剂选自脂肪酸盐类或有机硅化合物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A1级防火保温砂浆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比例称量后,将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膨胀蛭石与事先混合好的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纤维、引气剂通过无重力混合机混合,再加入膨胀玻化微珠混合至均匀,即得所需产品。
本发明中各原料在A1级防火保温砂浆中所起的作用如下:
普通硅酸盐水泥,主要的无机胶凝材料,与水发生水化反应,将玻化微珠与其它材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均匀浆料。同时产生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拉伸粘结强度,保证砂浆与墙面、屋面粘结牢固。
粉煤灰为掺合料,与水泥混合可促进砂浆抗压强度及拉伸粘结强度的提高。
膨胀蛭石是生蛭石片经过高温焙烧体积能膨胀数十倍所得,为层状结构,层间含有结晶水,容重在50-200kg/m3,热导率小,是良好的隔热材料,可耐1100℃的高温。此外,膨胀蛭石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唛杰节能建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安唛杰节能建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5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