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压力机用安全双联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4582.6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6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整风;金超;荣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拓发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10 | 分类号: | B30B15/10;B30B15/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7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压力机 安全 电磁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压力机用安全双联电磁阀,尤其是一种适用手工送料的机械压力机离合器、制动器控制的双联电磁阀。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均采用双联阀来控制气动摩擦离合器式压力机的摩擦离合器动作,双联阀从原理上来说是由进气口、出气口、排气口直接并联或交叉镜像并联的两组两位三通单式电磁阀集成而来的。两组单式电磁阀的线圈同时通断电时,它们同时换向,双联阀正常工作就如同一个两位三通单式电磁阀。如果其中一组主阀芯不能正常开启或关闭,双联阀的内部构造使进入双联阀的压缩空气几乎从排气口全部排出,压力机的离合器脱开,以起到安全保护作用,这就是双联阀的主要安全功能。在工作循环中两组阀芯同时出现故障的概率较小,从而使压力机的工作安全性能显著地提高。
现有的安全双联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双联阀进气时没有节流装置,导致两个进气阀的进气量可能存在不一致,从而产生压力差,影响双联的正常工作;另外,一些双联阀在先导阀的进气口设置稳压包,但稳压包一般都设置在阀体上,这就大大增加了阀体的体积;(2)安全双联阀的结构件及其连接失效后在介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飞出产生伤人的风险;(3)安全双联阀失效、失控而使被控压力机产生误动作造成伤人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压力机用安全双联电磁阀,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并且满足双联阀的安全性能要求。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械压力机用安全双联电磁阀,包括主阀组件和安装在主阀组件后部的后阀座组件,主阀组件由两组两位三通电磁阀组成,在每组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上部通过先导阀座安装先导电磁阀;所述主阀组件包括主阀体,在主阀体的内部设有阀腔,阀腔由自下而上分布的进气腔、出气腔和排气腔组成,在阀腔中设置两组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主阀阀芯,在主阀阀芯上设置上封塞和下封塞,下封塞与主阀体之间连接主阀复位弹簧;在所述主阀阀芯的顶部设置顶部封塞,顶部封塞与主阀体之间形成主阀阀芯控制腔,主阀阀芯控制腔与先导电磁阀的先导控制口连通;在所述主阀体上设置连接离合器或制动器的出气口,出气口与出气腔连通;其特征是:所述后阀座组件包括后阀座,后阀座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在后阀座内部设有分别与两个先导电磁阀对应的第一先导气容腔和第二先导气容腔,进气口分别通过两个进气恒节流孔和主阀体内部两个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气腔连通,排气口和主阀体的排气腔连通;所述主阀体内一侧的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气腔与第一先导气容腔连通,第一先导气容腔与另一侧的先导电磁阀的先导进气口通过先导进气通道连通;所述主阀体内另一侧的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气腔与第二先导气容腔连通,第二先导气容腔与一侧的先导电磁阀的先导进气口通过先导进气通道连通。
在所述主阀组件的一侧设置发信组件,发信组件包括发信体,在发信体中安装微动开关,在微动开关下部的发信体中设置腔体,在腔体中设置发信活塞,在腔体的底部设置发信后盖,在发信活塞的上部与腔体之间设置导套,在发信活塞与导套之间设置发信弹簧),发信活塞的下部腔体与主阀体的出气腔连通。
在所述阀腔的底部设置下端盖,下端盖与阀腔之间设置下端盖密封圈进行密封。
本发明采用两个常开二位三通先导电磁阀交叉检测、控制二个二位三通主阀换向,并且将两个先导气容腔设置在后阀座上,使结构更加紧凑,减小双联阀的体积;根据GB/T16855.1-2008/ISO13849:2006《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 第1部分:设计通则》6.2.7要求,本发明的安全性能及类别达到e和4类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主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后阀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图7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发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安全双联阀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拓发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拓发自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4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ONO结构的栅极侧墙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肖特基芯片专用外延片的生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