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级变速器及其变速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4413.2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英明;野野村良辅;田中宽康;井上拓市郎;井上真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04 | 分类号: | F16H61/04;F16H61/662;F16H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器 及其 变速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9月17日,申请号为200910174753.3,发明名称为“无级变速器及其变速控制方法”,申请人为加特可株式会社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及其变速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具备带式无级变速机构和副变速机构的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带式无级变速器(下面称为“CVT”)是具备可变更槽宽的一对带轮和卷挂于其间的带,通过分别变更带轮的槽宽,能够使变速比无级地变化的变换器。装载CVT的车辆,与具备现有的有级变速器的车辆相比,可以以高效的运转条件使用发动机,从而可期待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燃油消耗性能的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装载有CVT的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燃油消耗性能,将CVT可采用的变速比的范围(以下称作“变速范围”)放大是适合的。若放大CVT变速范围,则可在起动时、加速时使用低速侧的变速比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在高速行驶时使用高速侧的变速比进一步提高车辆的燃油消耗性能。
为扩大CVT的变速范围,只要增大带轮的直径即可,但该方法使CVT大型化,重量增大,故而不优选。
于是,专利文献1、2中,在CVT的前段或后段串联设置前进两级的副变速机构,并根据车辆的运转条件变更该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由此,使CVT不会大型化,可实现宽的变速范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374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241561号公报
在对上述CVT组装有副变速机构的变速器中,其课题是以何种条件变更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
关于这一点,专利文献1中,根据预先决定的变速形态,基于车速及节气门开度变更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另外,专利文献2中,在副变速机构的变速冲击被缓解的条件成立时,变更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
根据专利文献2中的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的变更条件,能够降低副变速机构的变速冲击。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在车速低时或节气门开度大时,为了不变更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更需要限制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的变更,有可能无法充分地实现设置用于提高动力性能和燃油消耗性能的这种副变速机构的最初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技术的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能够维持高的动力性能和燃油消耗性能,同时可以抑制副变速机构的变速冲击。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其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其装载在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带式无级变速器构,即变换器,其可无级地变更变速比;副变速机构,其在所述变换器的后段且相对所述变换器串联地设置,作为前进用变速级包含第一变速级和比该第一变速级的变速比小的第二变速级;变速控制装置,其根据所述车辆的运转条件变更所述变换器的变速比和所述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由此,变更所述变换器及所述副变速机构的整体的变速比即贯穿变速比,所述变换器的变速比为最高速变速比且所述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为第一变速级时的所述贯穿变速比作为模式切换变速比被设定,在贯穿变速比变为所述模式切换变速比时,所述变速控制装置可使所述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从所述第一变速级变更为所述第二变速级。
根据本发明其它的方式,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方法,该无级变速器装载在车辆上并具备:带式无级变速器,即变换器,其可无级地变更变速比;副变速机构,其在所述变换器的后段且相对所述变换器串联地设置,作为前进用变速级包含第一变速级和比第一变速级变速比小的第二变速级;变速控制装置,其根据所述车辆的运转条件变更所述变换器的变速比和所述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由此,变更所述变换器及所述副变速机构的整体的变速比即贯穿变速比,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的变速比为最高速变速比且所述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为所述第一变速级时的所述贯穿变速比作为模式切换变速比被设定,在贯穿变速比变为所述模式切换变速比时,可使所述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从所述第一变速级变更为所述第二变速级。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方式,在变换器的变速比为最高速变速比时,使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从第一变速级变为第二变速级。这时,经由变换器输入到副变速机构的转矩此时在由变换器输入的转矩之下为最小值,所以可以有效地抑制副变速机构的变速冲击。
另外,若目标的贯穿变速比跨越模式切换变速比而变化,则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被变更,由于不需要进一步限制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的变更,因此,可以得到具备副变速机构而产生的高的动力性能和燃油消耗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装载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级变速器的车辆的概略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4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