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等网络中节点间的信息流特征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3910.0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1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范通让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721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二群 |
地址: | 05004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等 网络 节点 信息 特征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对等网络中节点间的信息流特征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计算对等网络中请求节点i与其他节点j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orce(i,j);具体计算公式为:
………………………(1)
其中,G为调节参数,Acc_Rig为节点j上资源的存取权限,Qua_Res为节点j自身拥有的资源量,Nod_Deg为节点j的节点度,Nod_Pri为请求节点为每次请求服务操作设置相应的优先级,Pat_Lon(i)、Pat_Lon(j)分别表示节点i,j到中央处理节点之间的路径长度,Pat_Con(i)、Pat_Con(j)表示节点i,j到达中央处理节点的路径状况,Net_Jam为当前的网络拥塞;
S102、对Force(i,j)进行判断,当Force(i,j)<τ,舍弃此节点j;否则保留此节点j;其中τ代表对等网络中两节点得以实现交互行为需要克服的作用力阈值;
S103、以Force(i,j)为标准,将Force(i,j)的最大值对应的节点j的保留下来作为服务节点;
第二阶段、选取最优路径,由服务节点向请求节点发送数据包:
S201、计算第一阶段选定的服务节点相对于请求节点的场强,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2)
x表示服务节点j与请求节点i之间的距离,用路由跳数表示;=MIN(Pro(i), Req(j))表示单位时间上,请求节点i请求的最大信息量Pro(i)与服务节点j提供的最大信息量Req(j)中较小的一个;
式(2)中
…………………(3)
式(3)中,为表征请求节点i与服务节点j之间的相似性和相异性特点的Jaccard系数;,Ni(k)表示节点i作为向量形式时的分量,n表示网络中的节点数;
S202、根据式(4)计算服务节点与各下一跳节点之间的可行性值:
………………………………………………(4)
其中,pac表示数据包的大小,表示当前选中的下一跳节点,表示网络拓扑图中服务节点到达请求节点的关键路径上的下一跳节点,两条节点所在路径长度的区别;
S203、找出服务节点与各下一跳节点的可行性值中的最大值,将此值相对应的下一跳节点作为服务节点选择发送数据包的最优节点,并在两者之间建立通信路径发送数据包进行信息流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等网络中节点间的信息流特征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S101中所述中央处理节点为对等网络中具有交换功能的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等网络中节点间的信息流特征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S202中的关键路径为:在对等网络中,请求节点与服务节点之间按照一定的路由选取规则选取的最优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等网络中节点间的信息流特征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S202中下一跳节点为对等网络中与服务节点相连接的、可以到达请求节点的路径中的第一个中间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39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来自恶性疟原虫的红细胞前期抗原的疟疾疫苗
- 下一篇:一种高低频混装连接器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