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提取物延迟脉冲胶囊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3490.6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6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单伟光;杨燕;张晨芳;付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36/16;A61P9/10;A61P9/14;A61P3/06;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 提取物 延迟 脉冲 胶囊 及其 质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提取物延迟脉冲胶囊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脉冲给药系统是根据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的原理设计的定时给药系统。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常常在凌晨突发的特点,可设计时滞为5-6h的制剂:患者临睡前(晚上9-10点)服药,疾病发作前(凌晨3-4点)药物释放,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减少副作用。银杏提取物(EGS)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其速释制剂(注射液等)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脑中风的一线药物,其降低血粘度、软化血管和降低血脂的效果明确,将银杏提取物制成延迟脉冲微丸,服用方便,可长期使用预防和治疗凌晨高发的中风和心绞痛等疾病。
目前EGS剂型开发主要分为速释和缓释两大方向。针对EGS溶解性差的问题,制备EGS速释制剂可快速起效,提高生物利用度,适于治疗心绞痛、中风等病症。例如:银杏注射液、银杏滴丸、银杏口服液、银杏速崩片等。但速释制剂起效时间太短,临床需一日多次注射或多次口服。制备EGS缓控释制剂可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减少给药次数,平稳血药浓度,适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长期治疗。例如:银杏缓释片、银杏缓释胶囊、银杏缓释微丸等。但考虑到EGS成份复杂,常用的缓控释制剂中各成份的缓释行为难以同步,缓慢释放对药效的影响难以深入考证。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实现药物定时完全,无须考虑EGS多种成份协调问题的银杏提取物延迟脉冲胶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银杏提取物延迟脉冲胶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银杏提取物延迟脉冲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银杏提取物延迟脉冲胶囊,包括不溶性胶囊体,置于不溶性胶囊体内的银杏提取物速释滴丸、隔离层和时滞层,以及可溶性胶囊帽,其中隔离层采用水溶性材料制成,时滞层采用高分子溶胀材料制成,所述隔离层位于银杏提取物速释滴丸和时滞层之间。将银杏提取物以速释滴丸的形式置于不溶性胶囊体内,速释滴丸的载药量和速释效果优于微丸、粉末、片剂等;通过设置隔离层和时滞层,内层的隔离层可以减少第二个脉冲峰的拖尾。
银杏提取物延迟脉冲胶囊的脉冲受时间调控,通过可溶性胶囊帽溶解,时滞层不断吸水膨胀,脱离不溶性胶囊体,使得银杏提取物速释滴丸在一定时滞后脉冲释放,通过调节时滞层的成份和用量,可调节脉冲的时滞,本发明的时滞调节范围广,重现性好,个体差异小。
目前公开的“银杏提取物脉冲胶囊”文献均采用肠溶包衣微丸技术实现定时释药,包衣的溶解和药物的释放受胃肠道pH值控制,属pH调控释药系统;本发明公开的“银杏提取物延迟脉冲胶囊”是一种时间调控释药系统,与现有文献公开的pH调控释药系统不同,其通过调节时滞层的成份和用量,可调节时滞层膨胀的速度,从而影响其脱离不溶性胶囊体的时间,达到调节银杏提取物脉冲释放的时滞的目的。本发明制备的“银杏延迟脉冲胶囊”释药行为可控,不受患者胃肠道个体差异的影响,也不受饮食时间和内容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银杏提取物速释滴丸以质量百分数计由10-40%银杏提取物,0-5%硬脂酸,0%-10% 吐温80,45%-90% 聚乙二醇组成,银杏提取物速释滴丸位于不溶性胶囊体的底部;
将银杏提取物、硬脂酸、吐温80和聚乙二醇按比例混合加热熔化均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剂中收缩冷凝制得所述银杏提取物速释滴丸。
本发明中的填充物——银杏提取物速释滴丸为银杏提取物与硬脂酸、吐温80和聚乙二醇按比例混合加热熔化均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剂中收缩冷凝制得,而一般的微丸、粉末或是片剂均是银杏提取物与辅料以固体形式混合制成,由于银杏提取物为水难溶的,所以它们的速释效果低于速释滴丸,速释效果验证实验及结果如下:
分别取一定量的银杏提取物速释滴丸、微丸、粉末、片剂等,加于200ml 0.1N盐酸中,在T=37℃、转速为100转/min条件下,研究其释放情况。每隔1h取样10ml,过滤,并补释放介质10ml,在λ=360nm条件下,测其吸光度值,计算银杏提取物不同剂型的累积释放度,比较释放85%以上有效成分所需时间,结果见表1。
表1 银杏提取物不同剂型的载药量及其释药≥85%的时间
表1表明,银杏提取物速释滴丸的载药量明显大于微丸、片剂,释放85%以上有效成分所需时间仅为15min,远低于微丸、片剂、和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3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