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频谱管理设备、方法、系统以及次用户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52823.3 | 申请日: | 2013-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9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朋;赵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6/10 | 分类号: | H04W16/10;H04W2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萍;韩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 频谱 管理 设备 方法 系统 以及 用户 | ||
本公开提供无线电频谱管理设备、方法、系统以及次用户设备,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无线电频谱管理设备包括:路径损耗信息获取装置,用于根据次系统中各个次用户群组的位置变化信息,分别获取各个次用户群组在移动前的位置和在移动后的位置的路径损耗信息,其中,次用户群组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次用户;以及频谱调整确定装置,用于基于各个次用户群组在移动前的位置和在移动后的位置的路径损耗信息的变化情况,确定对次用户群组的频谱使用的调整。本公开至少能够提高频谱资源的调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中的频谱资源的管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无线电频谱管理设备、方法、系统以及次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而在实际使用中,已分配的授权频谱的资源利用率普遍不高,为此,当前普遍利用认知无线电技术来提高频谱实际使用率。虽然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引入可以改善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但由于在相同频段下发射不同的调制信号,认知用户(次系统中的次用户,SU)发出的信号对于同频段主用户(PU)有可能产生干扰,因此需要建立认知系统算法核心服务器,使用先进的认知算法来确定各认知用户的可用频谱(例如,工作频率、发射功率等),以保证主用户的正常通信。例如,对于广播电视频段的频谱资源,电视用户是授权的主用户,利用该频段通信的例如WIFI用户是次用户,WIFI用户对于广播电视频段的频谱资源的使用需要保证不对电视用户造成有害影响。然而,在次用户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目前的认知算法通常需要对所有的认知用户的频谱使用进行重新配置以使其满足主用户的干扰容限,因此使得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意图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意图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无线电频谱管理设备、方法、系统以及次用户设备,以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电频谱管理设备,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所述无线电频谱管理设备包括:路径损耗信息获取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次系统中各个次用户群组的位置变化信息,分别获取各个次用户群组在移动前的位置和在移动后的位置的路径损耗信息,其中,所述次用户群组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次用户;以及频谱调整确定装置,用于基于各个次用户群组在移动前的位置和在移动后的位置的路径损耗信息的变化情况,确定对次用户群组的频谱使用的调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次用户设备,包括:通信装置,用于接收基于所述次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信息而确定的频谱调整信息,其中,所述次用户设备基于所述频谱调整信息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后的所述次用户设备的频谱使用满足主系统的干扰容限。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电频谱管理方法,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所述无线电频谱管理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次系统中各个次用户群组的位置变化信息,分别获取各个次用户群组在移动前的位置和在移动后的位置的路径损耗信息,其中,所述次用户群组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次用户;以及基于各个次用户群组在移动前的位置和在移动后的位置的路径损耗信息的变化情况,确定对次用户群组的频谱使用的调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次用户设备,包括:路径损耗信息获取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次用户设备的预定目的地获取该预定目的地的预定范围内的路径损耗信息;以及目标位置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路径损耗信息确定所述次用户设备的移动目标位置,以使所述次用户设备在移动到所述移动目标位置后的频谱使用满足主系统的干扰容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2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