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规整型第三电极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1826.5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4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H01B13/00;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整 第三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苯酚废水用的第三电极,尤其涉及一种规整型第三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尤为重要。目前,通常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处理工业废水,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但这些处理方法难以满足净化处理在技术和经济上的要求。
对于像苯酚废水这种难以降解的有机废水来说,通常是采用电化学法进行处理,虽然电化学法处理废水一般不需加入化学药品,后处理简单,管理方便,但是其电解槽的面体比、物质移动速度、电流利用率以及处理效果不太理想。
为增大电解槽的面体比、提高物质的移动速度,引入了新型的电化学反应器——三维电极,即在传统的二维电解槽电极间装填粒状或其他碎屑状的电极材料,使电极材料表面能发生电化学反应。然而,传统的三维电极反应床中采用的是乱堆型填充方式,即将粒子电极乱堆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粒子电极在水流和气流的长期冲刷下,导电粒子和 绝缘粒子逐渐分层,从而导致短路电流增加,传质速率降低,利用率低,处理效果不理想。
因此,基于上述理由,亟需制备一种避免导电粒子和绝缘粒子分层而增加短路电流的电极,以便更好地处理苯酚废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短路电流、提升传质速率的电极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规整型第三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对活性炭进行活化预处理,待用;
2)、将处理过的活性炭与玻璃珠以1:1~2:1的质量比放入导电胶中混合得导电混合物;
3)、将步骤2)中的导电混合物放入规则形状的模具中,待固化后取出。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步骤1)中对活性炭活化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a、用筛子去掉活性炭中的小粉末;
b、用稀盐酸浸泡取出小粉末后的活性炭2小时后取出,用自来水清洗;
c、将清洗后的活性炭放入烘干箱中在105℃温度下烘干。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步骤2)中导电胶由环氧树脂、石墨粉、三乙醇胺、无水乙醇按1:3:1:1的质量比混合而 成。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步骤2)中将活性炭与玻璃珠呈蜂窝状混合。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活性炭与玻璃珠间的孔隙率为25%~50%。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步骤a中用孔径为2mm的筛子去掉活性炭中的小粉末。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步骤3)中模具为长方体形。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规整型第三电极的制备方法能减少粒子电极间的短路电流,提高传质速率以及利用率,对于处理苯酚废水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不同比例混合制成的第三电极对苯酚降解效率的影响;
图2是不同的孔隙率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为减少粒子电极间的短路电流,提高传质速率以及利用率,本发明提供一种规整型第三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对活性炭进行活化预处理,待用;本步骤中对活性炭活化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a、用筛子去掉活性炭中的小粉末;该步骤中用孔径为2mm的筛子去掉活性炭中的小粉末,确保活性炭中无杂质;
b、用稀盐酸浸泡取出小粉末后的活性炭2小时后取出,用自来水清洗;
c、将清洗后的活性炭放入烘干箱中在105℃温度下烘干。
步骤二:将处理过的活性炭与玻璃珠以1:1~2:1的质量比放入导电胶中混合得导电混合物;导电胶由环氧树脂、石墨粉、三乙醇胺、无水乙醇按1:3: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1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