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涂膜、硬涂膜的制造方法、防反射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1306.4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谦一;阿出川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14 | 分类号: | G02B1/14;G02B1/11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灵菇;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涂膜 制造 方法 反射 偏振 图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涂膜、硬涂膜的制造方法、防反射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由于厚度薄、重量轻且耗电量小而被广泛使用。液晶显示装置包含液晶单元及偏振片。偏振片通常由保护膜和偏振膜构成,通过将由聚乙烯醇膜构成的偏振膜用碘染色,进行拉伸,并将其两面用保护膜层叠而得到。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将该偏振片安装在液晶单元的两侧、然后将一片以上的光学补偿膜(相位差膜)配置在2片偏振片的内侧(液晶单元侧)。另外,有时也将光学补偿膜用作上述保护膜。偏振片的保护膜也包括光学补偿膜,并广泛使用纤维素酰化物膜。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作为电视而普及,并逐渐大型化和薄型化。作为薄型化的手段,使构成液晶单元的玻璃基板的厚度为0.5mm以下,并使贴合在两侧的偏振片薄型化等。伴随着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液晶面板的刚性降低,而且由于大型化,在结构上面板变得易于翘曲。因此,随着使用环境的透湿度变化,面板的翘曲所引起的问题变得显著。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使偏振片的表面膜为低透湿性膜,能够抑制液晶显示装置的环境变化所引起的显示图像品质的劣化。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含有具有特定的环状脂肪族烃基且在分子内具有2个烯键式不饱和双键基团的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涂布在透明基材膜上,并使其固化而得到的低透湿性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567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832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该翘曲是液晶显示装置内的偏振片的起偏器即由聚乙烯醇膜构成的偏振膜因含水量变化发生伸缩而产生的。认为液晶显示装置所放置的环境的温湿度变化所引起的起偏器的伸缩在视觉辨认侧的偏振片和背光侧的偏振片由于背光、筐体的影响而存在微妙的不同,因此在偏振片两面的伸缩是非对称的,因此产生翘曲。为了解决该问题,认为降低偏振片保护膜的透湿度、抑制起偏器的伸缩是有效的。
但是,要求表面硬度比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膜的固化层的表面硬度更高且具有低透湿性的表面膜。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透湿性低、具有充分的表面硬度、显示图像品质优异且生产率也优异的硬涂膜。
本发明者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层叠下述硬涂层能够解决全部的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所述硬涂层是通过将含有具有环状脂肪族烃基且在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烯键式不饱和双键基团的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涂布到透明基材膜上,使其固化而得到的。
通过以下构成,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上述课题。
[1]一种硬涂膜,其在透明支撑体的至少一面上具有硬涂层,所述硬涂层是由含有具有环状脂肪族烃基且在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烯键式不饱和双键基团的化合物、和聚合引发剂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形成的层。
[2]根据[1]所述的硬涂膜,其中,所述具有环状脂肪族烃基且在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烯键式不饱和双键基团的化合物的环状脂肪族烃基为下述通式(I)、(II)或(IV)表示的基团。
化学式1
通式(I)中,L和L’各自独立地表示二价以上的连接基团,并且不同时为二价。n表示1~3的整数。
化学式2
通式(II)中,L和L’各自独立地表示二价以上的连接基团,并且不同时为二价。n表示1~2的整数。
化学式3
通式(IV)中,L、L’和L’’各自独立地表示二价以上的连接基团。
[3]根据[1]或[2]所述的硬涂膜,其中,所述具有环状脂肪族烃基且在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烯键式不饱和双键基团的化合物为下述式A-1、A-2、A-3、A-4、A’-1、A’-2、A’-3、A’-4、B-1、B-2、B-3、B’-3中的任一个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4
化学式5
化学式6
化学式7
化学式8
化学式9
化学式10
化学式11
化学式12
化学式13
化学式14
化学式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13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式动力输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门窗角部连接塑钢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