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摆式白海豚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51167.5 | 申请日: | 2013-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1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娄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专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H23/10 | 分类号: | A63H23/1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摆式 海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模拟海豚,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依靠单摆驱动的单摆式海豚。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深海是人们探索的目标,近年来,海洋开发的呼吁越来越高,水下机器人技术,水下自航体技术,都被成为新世纪的热门技术。但是介质水的密度要比空气大800倍,航行体在水下受到了极大的束缚。水下环境恶劣,更是雷达的盲区,火箭推进、数字通信等高新技术在水下均难显身手。水下的世界使人们向往的地方,但是水下的旅游用具非常的昂贵,不容易推广。水上娱乐也是人们一直追求的游戏。急需一种能够给人们带来娱乐的水下物件来满足人们的要求。
目前已有专利申请号:200410053660.2一种仿生机器鱼的柔性推进结构,包括模拟鱼类肌肉抽动驱动鱼尾协调摆动的柔性尾部、鱼体内由电机驱动的机构部分和电控部分。不锈钢弹性钢片做成的鱼尾连接在鱼体上。,尾鳍驱动钢丝与尾部主体驱动钢丝分别穿过限位孔控制鱼身的反复运动。专利号:03259442.9提供了一种仿生机器鱼,属于一种可以在水中游弋的鱼型机器人,该仿生机器鱼鱼身与尾部为活动链接;沉浮机构、摇摆机构、信息感知机构、控制器及电源均安装在框架内;沉浮机构置于鱼头内,通过鱼身内的水袋压迫或放松实现机器鱼的上浮或下沉。
实现机器鱼的美观与功能多样性,我们应该通过改造鱼身结构以及外部构型来实现。将机器鱼放入水中能够自己游动,增强了鱼类玩具的观赏型、趣味性和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通过尾部摆动实现水中自由运动的单摆式白海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眼睛1、数据处理模块2、调节模块3、动力模块4、密封装置5、单摆尾鳍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一种单摆式白海豚主要依靠动力模块(4)带动单摆尾鳍6的运动驱动白海豚在水中运动。动力模块4主要是通过内部的蓄电池供电来实现动力的来源,动力模块4驱动单摆尾鳍6小角度摆动,实现鱼身的前进与转向,调节模块3是为了调节单摆尾鳍6的摆动角度与摆动方向的,在动力模块中内置9轴陀螺仪,可以很好的实现方位的确定,通过9轴陀螺仪对数据处理模块2反应的方位会做出适当的调节,实现白海豚在水中的自由游动。密封装置5实现了单摆式海豚对内部进行的密封,防水以及对外部的动力传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实现机器鱼的美观与功能多样性,我们应该通过改造鱼身结构以及外部构型来实现。将机器鱼放入水中能够自己游动,增强了鱼类玩具的观赏型、趣味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单摆式白海豚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眼睛1、数据处理模块2、调节模块3、动力模块4、密封装置5、单摆尾鳍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一种单摆式白海豚主要依靠动力模块(4)带动单摆尾鳍6的运动驱动白海豚在水中运动。动力模块4主要是通过内部的蓄电池供电来实现动力的来源,动力模块4驱动单摆尾鳍6小角度摆动,实现鱼身的前进与转向,调节模块3是为了调节单摆尾鳍6的摆动角度与摆动方向的,在动力模块中内置9轴陀螺仪,可以很好的实现方位的确定,通过9轴陀螺仪对数据处理模块2反应的方位会做出适当的调节,实现白海豚在水中的自由游动。密封装置5实现了单摆式海豚对内部进行的密封,防水以及对外部的动力传送。
当白海豚在水中遇到碰撞时数据处理模块2会将信息传输给调节模块3,调节模块3会将命令驱动模块4将摆动的角度增大,从而找到新的方向实现了欲得白海豚的自由游弋。
本发明中涉及的未说明部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专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专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11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