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植物鞣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51158.6 申请日: 2013-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3451328A 公开(公告)日: 2013-12-18
发明(设计)人: 陈武勇;滕博;简晓昀;张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C14C3/10 分类号: C14C3/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65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再生 植物 鞣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皮革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植物鞣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鞣制是制革鞣制的主要方法之一。植鞣工序结束后,约有20-30%的鞣质无法被皮胶原吸收,通常以游离或沉淀的形式存在于废水中,使废水的COD指数高达8000mg/L以上。这不但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革工作者们研究并开发出的方法有:(1)化学或生物降解法,利用降低废液中鞣质的分子量,以达到降低植鞣废水生物活性的目的(何贵萍,申琳,马佳,等,含单宁废液的生物降解特性研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 4(9):670-674;Kanth, S. V., Venba,R., Madhan, B.,et al.,Cleaner tanning practices for tannery pollution abatement: Role of enzymes in eco-friendly vegetable tanning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9,17 (5):507-515;Kanth, S. V., Madhulatha, W., Madhan, B., et al. Stabilization of Natural Fiber Collagen Using Vegetable Tannins: An Effective Enzyme Assisted Process,JOURNAL OF NATURAL FIBERS.2008, 5(4):404-428)。这种方法虽然在减小环境影响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无法有效利用废水中的鞣质,同时还会增加生产成本。(2)膜过滤法,利用生物膜使植鞣废液中的水与鞣质充分分离,回收鞣质后再重新投入至转鼓中使用,以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Cassano, A., Adzet, J.,Molinari,R.,et al.,Membrane treatment by nanofiltration of exhausted vegetable tannin liquors from the leather industry ,WATER RESEARCH, 2003,37(10):2426-2434)。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明显提高植物鞣质的有效利用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需要企业添置大量复杂的污水分离设备,因而该方法应用成本过高且操作复杂,不易实现大规模工业化推广。(3)循环利用法,将植鞣废液收集后,补充少量栲胶,再次投入转鼓鞣革使用,当数次循环结束后,废液粘度上升且有效成分降低,此时再对废液进行沉淀、填埋处理,可以提高鞣质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废水中的鞣质含量(李景彪,生产猪皮植鞣底革的清洁工艺,中国皮革,2003,32(23):23-27)。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成本低、实用性强等特点,已经被诸多制革企业采用。但由于操作过程太过粗放,因而,由该方法生产所得成革品质不稳定,同时也无法完全解决植鞣废液中有效成分利用问题,以及因废液排放而导致的环境问题。 

植鞣废液中无法被有效利用的物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①鞣质沉淀。根据石碧等人的研究结果,植鞣过程中产生沉淀的主要原因,是由存在于浸酸-去酸液中的如NaCl、Na2SO3、Na2SO4等容易解离成为电解质的中性盐,与鞣质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石碧,何先祺,植鞣过程中栲胶沉淀的原因研究-第Ⅰ部分,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88,05:31-42)。而中性盐能够使栲胶溶液中鞣质胶团Zeta电位下降,胶团发生相互聚集的同时粒径增大,最终形成沉淀(滕博,龚英,陈武勇,马占相思栲胶胶体化学性质与鞣性研究,中国皮革,2010,39(17):18-25)。②小分子非鞣质酚类物质。作为一种由天然产物改性获得的化工产品,栲胶本身具有组成复杂、分子量分布广的特点。植物鞣剂中的大多数小分子非鞣质酚类物质,由于分子量小于500u,分子体积较小,因而无法和胶原发生有效结合,而在鞣制工序结束后,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植鞣废液中。(陈武勇,谢岩,王永红,张文德,植鞣过程中鞣液性质变化的研究,中国皮革,1997,26(1):33-35)。 

因此,如何使植鞣废液中已沉淀的鞣质重新胶溶,形成稳定胶团的同时,增大小分子非鞣质的分子量,使之能够与皮胶原发生有效交联,是植鞣废液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1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