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永磁电机机械特性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1011.7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2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邹继斌;曾德鹏;徐永向;赵博;王骞;李勇;尚静;胡建辉;刘承军;赵猛;江善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G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永磁 电机 机械 特性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相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机械特性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永磁同步电机机械特性的测试方法比较成熟,大多是直接测试法,即把电机装在实验台上,电机本身电动运行,同时外加一个测功机作机械负载,然后测试不同转速下电机的输出转矩,完成对电机机械特性的测试。
但是,用这种方法对永磁电机在做机械特性测试时,需要外加测功机或机械负载装置,无形中增加了测试所需的设备条件。而且,大功率低速永磁同步电机运行的转速较低,一般不超过200rpm,其转矩很大,因此需要很大容量的直流电机及其辅助设备作为负载,有些实验室或研究所根本不具备数百千瓦甚至兆瓦级的直流电机负载实验条件,因此完成不了这种测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采用测功机或机械负载测试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机械特性时,需要外加设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械负荷的多相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机械特性的预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无机械负荷的多相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机械特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交流永磁电机的发电机单元端接入负载电阻或负载电网,接入负载电网时,控制驱动器先关断。
步骤二:将电动机单元接入驱动器,并控制驱动器开始运行,测试此时的电机转速、三相绕组电流波形和相电阻电压值,并从控制器中读出这一状态下的功率角。
步骤三:控制驱动器将电机停止运行,然后断开发电机单元的负载,分别在电动单元的三相绕组内通入和步骤二运行状态下电流有效值相同的直流电流,并测试其绕组端电压,得到这一状态下的绕组电阻。
步骤四:整理三相绕组电流波形,经dq变换求得q轴电流的直流恒定分量,在电动单元的BC相绕组内通入带有直流偏置的交流电流,直流偏置电流为所求得的q轴电流直流恒定分量,测试出单元电机的交直轴电感。
步骤五:用所测试出的电机转速、绕组电阻、单元电机的交直轴电感、功率角,计算出在这一负载时,这一转速下的电磁转矩。
步骤六:改变发电机单元端接入的负载电阻的阻值或负载电网的电压值,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得出一个单元电机的电磁转矩与转速曲线。
步骤七:发电单元开路,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五,得出电机空载时的q轴电流值,这部分电流用于平衡电机的铁损和杂散损耗,所以不产生输出转矩。计算出电机电磁转矩与转速曲线上每个点的铁损。
步骤八:用步骤六得出的一个单元电机电磁转矩与转速曲线上每个点的功率减去步骤七计算出的与其对应的这个点的铁损,再除以转速得出这一转速下的输出转矩。将所测试点做出曲线即可获得一个单元电机的机械特性,再乘上整机的单元数目,即可得出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整机的机械特性。
本发明所述交流永磁电机为多相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其定子绕组具有N个独立运行单元,每个独立运行单元为 相对称交流绕组(为3),多相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的相数m为: ,其中N为大于3的整数。本发明的多相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测试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多相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多单元的绕组结构特点,在预测电机的机械特性时,能在一个单元电机电动运行,一个单元电机发电运行的运行状态下,测试相关电机参数预测出一个单元电机的机械特性,再通过一个单元输出转矩与整机输出转矩关系得出整机机械特性,从而既预测出了电机的机械特性又省去了外加的负载装置。采用本发明方法实现多相多单元电机机械特性的测试过程中,电机的机壳和轴伸都不用特殊固定,也不需要外部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数据可靠等一系列优点,可以满足一般性的永磁同步电机机械特性测试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相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A,1B,1C表示第一个独立运行单元的3相对称交流绕组;2A,2B,2C表示第二个独立运行单元的3相对称交流绕组;3A,3B,3C表示第二个独立运行单元的3相对称交流绕组;NA,NB,NC表示第N个独立运行单元的3相对称交流绕组;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测试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的测试流程图;
图4为测试交直轴电感时待测试电机单元的电路连接图;
图5为测试交直轴电感时另一个非测试单元的电路连接图;
图6为电机被固定在交轴位置的电磁力示意图;
图7为电机被固定在直轴位置的电磁力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1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