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涂复合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50186.6 申请日: 2013-09-27
公开(公告)号: CN103474609A 公开(公告)日: 2013-12-25
发明(设计)人: 赵东波;黄箭玲;范凌云;费传军;董浩宇;周群;郭晓蓓;吴涛;朱平;黎鹏;杨振东;宋尚军;白耀宗 申请(专利权)人: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M2/16 分类号: H01M2/16;H01M2/18
代理公司: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代理人: 李建芳
地址: 210012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合 锂电池 隔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叠涂复合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体积小、重量轻、自放电少、长循环寿命、无污染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市场延伸到移动手机、手提电脑、数码摄像、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车、储能、航空航天、军车舰船、武器等诸多领域,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锂离子电池由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电池外壳组成。隔膜作为电池的“第三极”,是锂离子电池中的关键内层组件之一。隔膜吸收电解液后,可隔离正、负极,以防止短路,同时允许锂离子的传导。在过度充电或者温度升高时,隔膜通过闭孔来阻隔电流传导,防止爆炸。隔膜性能的优势决定电池的界面结构和内阻(锂膜厚度、热稳定性、孔隙率、Mecmullin数、力学强度),进而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充放电电流密度等关键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有重要作用。

目前大多数锂离子电池隔膜采用聚烯烃材料制造的微孔膜,尤其是消费类锂离子电池所用隔膜。由于各行各业对大功率、高速充放电锂离子电池的迫切需求,在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该隔膜存在如下缺陷:促进枝状晶体析出容易刺破隔膜造成短路;电解液的润湿度低从而造成锂离子导电率低;耐温性能差,在过度充放电时往往产生的高温使隔膜大量收缩甚至融化,造成电极直接接触短路,从而引发火灾甚至爆炸造成人员伤害。尤其是动力锂离子电池,对隔膜的孔隙率、电解液润湿度、耐温性能、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纯聚烯烃隔膜已经不能满足锂电池使用和安全的需要。它制约了锂离子电池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涂复合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叠涂复合锂电池隔膜,在接枝PE微孔膜层的上下表面均依次复合有接枝PTFE微孔膜层和陶瓷涂层,陶瓷涂层的厚为0.001~7μm;接枝PTFE微孔膜层的厚为1~10μm;接枝PE微孔膜层的厚为5~25μm。

上述陶瓷涂层过厚容易剥离,过薄耐温性能不好。上述陶瓷涂层有亲电解液、阻止枝晶生成的功能。

上述叠涂复合锂电池隔膜耐刺穿强度高、孔隙率高、电解液润湿度高、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内阻低、力学强度好、阻止枝晶生成、使用寿命长、高温关断性好、电解液渗透率高,可用于动力锂电池。

所述叠涂复合锂电池隔膜总厚为7.002~59μm;接枝PTFE微孔膜层的孔隙率为40~80%,孔径为0.1~2μm;接枝PE微孔膜层的孔隙率为30~45%,孔径为0.01~0.5μm。这样在节约材料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隔膜的高温关断性和电解液渗透率。

上述叠涂复合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A、将接枝PE微孔膜的上下表面均叠放接枝PTFE微孔膜,并热压使它们复合为一体,得初始隔膜,热压温度为100~350℃,压力为0.3~6kg,线速度为0.5~50米/分;

B、将初始隔膜在陶瓷悬浮液中浸渍后,干燥、固化,即得;其中,干燥炉温度为50~200℃,固化温度为70~400℃;

陶瓷悬浮液中包含:纳米级陶瓷颗粒10-70份,聚合物粘结剂5~10份,增附剂1~3份,交联剂0.1~0.7份,溶剂13.95~43.05份,光引发剂0.4~0.85份,催化剂0.15~0.6份,固化剂0.3~0.9份;

纳米级陶瓷颗粒的直径为1~400nm,陶瓷颗粒含有Al2O3、TiO2、SiO2或ZrO2等无机纳米颗粒;

陶瓷悬浮液的制备为:将聚合物粘结剂、增附剂、交联、溶剂、光引发剂、催化剂和固化剂密闭均匀搅拌1~10小时后,逐渐加入纳米级陶瓷颗粒,加料完毕后,密闭搅拌4~24小时、去除泡沫、过1100-1300目不锈钢细筛,即得。

上述初始隔膜的张力≤6kg,优选≤4kg,更优选≤3kg。

上述纳米级陶瓷颗粒直径太小,则耐温性能下降,颗粒直径太大,陶瓷涂层变脆。陶瓷溶液中米级陶瓷颗粒含量过低,则涂层稀薄或露底,不能起到很好的耐温作用,如果含量过高则涂层易剥离且变脆。

步骤B中,浸渍后刮去多余的溶液并将膜两面压光,干燥过程也是烘去膜中的溶剂的过程。步骤B中,可也采用辊涂、刮涂、雕版印刷、喷雾、气相沉积等模式将陶瓷溶液涂覆在初始隔膜的上下两面,然后在50~200℃下干燥,70~400℃下紫外线固化,车速为1~30米/分,炉长为3~60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0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