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金属污泥稳定剂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49462.7 | 申请日: | 2013-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3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金属 污泥 稳定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工业污泥中重金属的稳定剂,属于污泥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水体中的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只能以不同的价态在水、底质和生物之间迁移转化,发生分散和富集作用,最终转移到污泥中。污泥中的重金属积累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对动物、植物系统产生严重危害,生物体出现受害症状,生理受阻,发育停滞,甚至死亡,并使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崩溃。
此外,重金属还具有较高的移动性和较低的中毒浓度,如毒性较强的汞、镉产生毒害的质量浓度仅为0.001-0.01mg/L,使得重金属污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延后性。
污泥中的重金属来源广泛,通过对污泥中重金属含量进行空间特异值分析,找出污染源后,利用Genton稳健估计量稳定变异函数,判断重金属污染种类,发现含有大量络合重金属的污泥来源广,难处理,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表面处理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电镀和化学镀的应用更为广泛,大量络合剂的使用,使得重金属废水呈现新的变化趋势,不仅排放量增大,而且络合剂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成分也越来越复杂,与游离态的重金属离子相比,络合态的重金属不再以单一的重金属离子形式存在,而是与EDTA、酒石酸、柠檬酸、NH3等物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因此也就导致污泥中的重金属去除难度更大。普通的化学沉淀法产泥量大,去除率低;氧化法需氧化剂量大,药剂费用高;铁屑还原法产泥量大;吸附法要考虑吸附剂的再生及更新问题;离子交换法也要考虑离子交换树脂的频繁再生问题,因此,有必要寻 找一种反应条件简单,价格低廉,高效的重金属去除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投入,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一种重金属污泥稳定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金属污泥稳定剂,该稳定剂由25%~40%的无机碱性物质、20%~30%的金属螯合剂、40%~45%的有机溶剂复配而成,以上原料为质量百分比。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机碱性物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中的任何一种;所述的金属螯合剂是聚磷酸盐、三乙烯四胺、羧酸型、有机多元膦酸中的任何一种;所述的有机溶剂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氧氯丙烷、环己烷、二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作为本技术中的优选方案之一,按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比复配,所述氢氧化钙25%、所述聚磷酸盐30%、所述四氯化碳45%配成重金属稳定剂。
进一步的,作为本技术中的优选方案之一,按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比复配,所述氢氧化钾28%、所述三乙烯四胺29%、所述二硫化碳43%配成重金属稳定剂。
进一步的,作为本技术中的优选方案之一,按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比复配,所述氢氧化钠30%、所述有机多元膦酸25%、所述环氧氯丙烷45%配成重金属稳定剂。
一种重金属污泥稳定剂的使用方法:取一吨重的重金属污泥作为样品,将复配好的重金属稳定剂倒入重金属污泥中,所述复配好的重金属稳定剂称取质量为300~600g,利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其搅拌速度不低于250r/min,搅拌时间为20分钟,最后,将加入稳定剂后的混合泥土深埋地下2米即可。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稳定剂的使用效果,所述重金属污泥的PH值为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原料种类不多,采购方便。
(2)工艺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
(3)处理效果显著,经一次处理后即可得到稳定污泥中的重金属。
(4)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重金属稳定效率高,稳定率可以达到99.9%以上。
本重金属稳定剂可以封闭重金属在污泥里的活跃性,不容易从污泥里面释放出来,再次污染环境,其经过修复后的土壤通过和商品混凝土混合后深埋入地下,此稳定剂易溶于水,处理方法简单,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污泥中游离重金属的去除率的高低;
图2是污泥中络合重金属的去除率的高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重金属污泥稳定剂,该稳定剂由25%~40%的无机碱性物质、20%~30%的金属螯合剂、40%~45%的有机溶剂复配而成,以上原料为质量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94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