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无菌手术床垫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9025.5 | 申请日: | 2013-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5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敏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F13/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无菌 手术 床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床垫,尤其涉及一种手术过程中保证病人身体干爽舒适,引流多余水份,减少感染机会的一次性无菌手术床垫。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经常出现血液、体液和冲洗液体污染病人身体的情况,病人皮肤长时间处在潮湿的环境中,增加了不适感和感染的机会,传统的手术床单采用的是棉布或简易的无纺布垫单,棉布的缺点是吸水量有限,而且反复使用,增加护士工作量并且存在感染风险,市场上出售的无纺布垫单虽然能做到一次性使用,但吸水量少,透气性差,仍避免不了病人皮肤的潮湿,两种传统床单还存在病人体位改变,床单易滑脱的缺点,给护士的护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这就需要有一种新型手术床垫来弥补以上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吸水性强,符合人体生理曲线,能够引流多余水分,保证病人身体干爽且便于固定的一次性无菌手术床垫。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和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无菌手术床垫,包括垫体、连接于垫体前后侧的垫边,还包括连接于垫体两侧边的防渗漏引流槽以及设于垫体、垫边和防渗漏引流槽背面的胶粘条;所述垫体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隆起,以适应人体曲线;所述垫体的表面放射性的压制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指向防渗漏引流槽;所述垫体由位于最顶面的无纺布层,位于最底面的PE薄膜层,位于中间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层,以及分别位于无纺布层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之间以及PE薄膜层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之间的吸水纸层构成;所述防渗漏引流槽和垫边均由位于顶面的无纺布层和位于底面的PE薄膜层构成。
所述防渗漏引流槽是由无纺布层和PE薄膜层复合而成的防水边折合而成,即防水边朝无纺布一面对折,并将其边缘与垫体1边缘不连续固定,在防渗漏引流槽靠近垫体的一侧留有多段间隙,方便液体进入防渗漏引流槽内。
所述垫体的宽度与手术床的宽度相同,其长度可以设置多种规格,根据手术部位确定。
所述垫边背面的胶粘条靠近垫边的外缘设置,可以保证垫体与手术床贴合,防止液体进入垫体下部,使粘结条失去粘性使垫体脱落,并且保证垫体与手术床平缓过度,使病人无异物感。
所述无纺布层采用采用棉柔无纺布,柔软透气,水份能快速向下渗透并保持表层干爽,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所述吸水纸层,吸水效果更好;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具有超强的吸水能力,与传统的吸水材料相比,保水性能更强,即使在受热,加压条件下也不易失水;所述PE薄膜层能有效防漏,防止血水脏污手术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所述垫体的中间部位加厚符合人体生理曲线,中线部位是人体平卧位脊柱的凹陷位置和双下肢之间的空隙位置,床垫的中间部位是普外科和妇科手术常见出血多的位置,通过增加高吸水树脂层Ⅰ的厚度使床垫加厚,即贴合了人体生理曲线又增加了吸水量。
本发明经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符合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的要求。
所述床垫的各层连接紧密,相互贴合,并采用压制工艺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次性无菌手术床垫,结构新颖,吸水性强,并且具有引流水份的作用,有效保证了病人皮肤的干燥,使用舒适度高;床垫经环氧乙烷灭菌,可保证手术床的清洁,减少感染机会,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床垫反面有胶带,便于固定在手术床上,不易滑脱;且成本低廉,便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次性无菌手术床垫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次性无菌手术床垫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防渗漏引流槽下折时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6防渗漏引流槽下折时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7是垫体的结构层示意图。
图8是防渗漏引流槽和垫边的结构层示意图。
图中,1.垫体,2.导流槽,3.防渗漏引流槽,4.垫边,5.胶粘条,6.无纺布层,7.吸水纸层,8.高分子吸水树脂层,9.PE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敏,未经刘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9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