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免海水污染的活塞式深海压力补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8574.0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6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15B3/00 | 分类号: | F15B3/00;F15B15/22;F15B15/14;F15B15/20;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6021 浙江省舟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免 海水 污染 活塞 深海 压力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补偿器,特别是深海压力补偿器。
背景技术
深海工程装备一般都有液压系统,为了避免深海海水压力对液压系统工作压力的影响,必须采用压力补偿器。传统压力补偿器通过皮囊、金属薄膜或波纹管等弹性元件感应外界海水压力,并将其传递到液压系统内部,使液压系统回油压力与外界海水压力相等。同时,为了防止海水渗漏到液压系统中,通常在压力补偿器中设置弹簧,使液压系统的回油压力略高于外界海水压力。由于上述弹性元件的强度和刚度小、疲劳寿命低,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活塞式压力补偿器则可以克服该缺点,并具有较大的压力补偿能力。然而,活塞在压力补偿过程中的往返运动,会使部分液压油液附着在缸筒内壁上并与海水接触,从而导致海水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海水污染的活塞式深海压力补偿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前盖、缸筒、弹簧、前活塞、前螺母、活塞杆、后活塞、后螺母、挡圈、O型圈和后盖。前盖和后盖分别焊接于缸筒的两端,弹簧、前活塞、前螺母、活塞杆、后活塞、后螺母、挡圈和O型圈安装于缸筒内;前盖中间有通孔,与外界海水相通,前盖外圆柱面有螺纹,与过滤器相连接;前、后活塞分别依靠前、后螺母安装在活塞杆上,每个活塞外圆柱面安装有两组由挡圈和O型圈组成的密封组件,且该两组密封组件对称布置;前、后活塞之间的距离大于活塞的工作位移;前盖有弹簧导向结构,弹簧安装于前盖和前活塞之间;后盖中间有通孔,与液压系统相通,后盖外圆柱面有螺纹,与液压系统的油箱或回油管路相连接;后盖通孔内径略大于后螺母外径,两者构成阻尼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前活塞和后活塞将缸筒分割为三个彼此密封的容腔,且前、后活塞之间的距离大于活塞的工作位移,保证后活塞运动所附着到缸筒内壁上的液压油不会与外界海水接触,从而避免了液压油泄漏到海水中而污染海水。
(2)后盖通孔与后螺母构成阻尼结构,可以避免压力补偿器工作时的冲击。
(3)前盖和后盖具有螺纹接口,安装简便。
(4)各零部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剖面图。
图中:1、前盖,2、弹簧,3、前螺母,4、前活塞,5、缸筒,6、活塞杆,7、后活塞,8、挡圈,9、O型圈,10、后螺母,11、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前盖1、弹簧2、前螺母3、前活塞4、缸筒5、活塞杆6、后活塞7、后螺母10、后盖11以及四组由挡圈8和O型圈9组成的密封组件构成。
前盖1和后盖11分别焊接于缸筒5的两端,弹簧2、前活塞4、前螺母3、活塞杆6、后活塞7、后螺母10、挡圈8和O型圈9安装于缸筒5内;前盖4中间有通孔a,与外界海水相通,前盖4外圆柱面有螺纹,与过滤器相连接;前活塞4和后活塞7分别依靠前螺母3、后螺母10安装在活塞杆6上;前活塞4和后活塞7的外圆柱面分别安装有两组由挡圈8和O型圈9组成的密封组件,且每个活塞上的两组密封组件对称布置;前活塞4和后活塞7之间的距离大于活塞的工作位移,保证后活塞7运动所附着到缸筒5内壁上的液压油不会与外界海水接触;前盖1有弹簧导向结构,弹簧2安装于前盖1和前活塞4之间;后盖11中间有通孔b,与液压系统相通,后盖11外圆柱面有螺纹,与液压系统的油箱或回油管路相连接;后盖11通孔的内径是后螺母10的外径的1.01~1.05倍,两者构成阻尼结构,可以避免压力补偿器工作时的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未经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8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