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模具研配翻转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7116.5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0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冯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元隆达工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孙国振 |
地址: | 1366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模具 研配翻 转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大型模具精加工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中材料及生产工艺的发展,大尺寸的热压成形部件逐渐被研发、应用。冲压成形产品质量水平的核心技术支撑在于模具。大尺寸热压成形部件仍是如此。由于经基本成形工艺环节制造出的模具存在误差,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组装和研配。在组装或者研配的过程中,经常要对模具反复进行开模、翻转、合模。以便对各部尺寸进行调整和更换组件。对于大尺寸的模具采用人工或辅以小型通用起吊、翻转设备完成翻转、合模,势必劳动强度大、工期长、操作不安全。对前述不利因素,一些业内生产、研究人员在不断探索克服的办法及相应设备。到目前为止,比较成型的是在合模机上增设上模翻转机构。基本结构为在合模机滑块下底板边线设转轴、在底板与滑块之间设翻转驱动液压缸。此种上模翻转机构,虽然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日、德、韩等一直被采用,国内模具制造业也相继效仿,但却存在一些公认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不能全圆周翻转,通常只能翻转90°少数翻转式合模机能够翻转180°,并且提供研修工作的角度只有固定的一个,不能满足研修全过程所需要的不同最佳角度,研修工作方便性差。由于模具相对初始位置作的是L形旋转,翻转运动的转动半径大,使设备体积增加。模具重心远离转动轴,所需翻转驱动力矩大,导致耗能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模具研配翻转机,用于模具使用前的修整,克服现有的合模机翻转机构存在的前述缺点。
本发明的翻转机由四根矩形排列的立柱、固定在立柱顶端的上横梁、通过滑道与滑块或滑槽配合安装在立柱上的翻转板承载框架、连接上横梁与承载框架的承载框架悬吊及升降液压缸、通过轴承机构安装在承载框架上的锁付并翻转模具的翻转板、安装在承载框架上的翻转板驱动电机,电机轴与翻转板轴之间的传动齿轮组、固定在立柱下端的下横梁,承载模具移入或移出下横梁的移动工作台及整机控制系统组成。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能实现模具360°全圆周翻转,可任意选择修整工作最佳角度位置,方便整修、提高工作效率。旋转及停顿中不打滑,不倒旋,安全性好。模具中线可处于离转轴最近位置,模具转动半径短,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设备材料投入相对减少,转动力矩趋于最小,运行能耗低(仅相当以往翻转机构功率的1/2)。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翻转机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翻转机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翻转机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
本发明的大型模具研配翻转机由四根矩形排列的立柱1、固定在立柱顶端的上横梁2、通过滑块11配合安装在立柱1上的翻转板承载框架3、连接上横梁与承载框架的承载框架悬吊及升降液压缸4、通过轴承机构安装在承载框架内的锁付并翻转模具的翻转板5、安装在承载框架上的翻转板驱动伺服电动机6,电动机动力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7,用高强内六角螺钉锁付在翻转板上、用圆头平键在翻转板轴上定位的被动齿轮8、固定在立柱下端的下横梁9,承载模具移入或移出下横梁的移动工作台10及控制系统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元隆达工装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元隆达工装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71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