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体模型的纹理贴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6992.6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7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胡事民;陈韬;朱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5/04 | 分类号: | G06T15/04;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体 模型 纹理 贴图 方法 | ||
1.一种旋转体模型的纹理贴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所述旋转体模型中的可见面片,将所述可见面片的顶点投影到二维纹理图像上,建立三维模型面片顶点和二维纹理图像中投影面片顶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二维纹理图像为所述旋转体模型对应的旋转体在当前视角所拍摄的图像;
S2:将所述旋转体模型的顶面和底面中的可见面的纹理映射到顶面和底面中的不可见面上;
S3:对于所述旋转体模型的侧面,计算所述投影面片的面积与原面片面积的比值,选择比值在预设范围内的投影面片所在二维纹理图像的区域为纹理源区域,将所述纹理源区域的纹理映射到对应的原面片区域,并以所述纹理源区域对应的原面片区域两边界进行对称的纹理映射,将所述原面片区域的纹理映射到侧面上除所述对应的原面片区域的其它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体模型的纹理贴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计算三维模型每个顶点在三维空间的深度值和在帧缓存中的深度值,比较这两个深度值,如果一致则说明可见,否则不可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体模型的纹理贴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顶面和底面写成极坐标的形式(r,θ),r是长度比上直径,取值范围为0≤r≤1,建立顶面和底面上点的一一对应关系,为可见面中面片的顶点和不可见面中面片相对应的顶点分配相同的二维纹理坐标,以将顶面和底面中的可见面的纹理映射到顶面和底面中的不可见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体模型的纹理贴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范围为0.25~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体模型的纹理贴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以所述纹理源区域对应的原面片区域两边界进行对称的纹理映射,将所述原面片区域的纹理映射到侧面上除所述对应的原面片区域的其它区域具体包括:
S31:在所述纹理源区域对应的原面片区域的第一边界折线上选择第一点,在所述纹理源区域对应的原面片区域的第二边界折线上选择第二点,将所述第一点和所述旋转体模型的轴线所确定的面为第一对称面,将所述第二点和所述旋转体模型的轴线所确定的面为第二对称面;
S32:分别以第一对称面和第二对称面将所述原面片区域的纹理对称地映射到侧面上除所述对应的原面片区域的其它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体模型的纹理贴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选择第一点和第二点的具体方式为:
计算所述纹理源区域对应原面片区域的第一边界折线上的第一点,所述第一点为所述第一边界折线上离所述侧面的可见面和不可见面的第一交界线最远的点,所述第一交界线是离所述第一边界折线最近的交界线;计算所述纹理源区域对应原面片区域的第二边界折线上的第二点,所述第二点为所述第二边界折线上离所述侧面的可见面和不可见面的第二交界线最远的点,所述第二交界线是离所述第二边界折线最近的交界线。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体模型的纹理贴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纹理映射后对于纹理重叠区域,用图割的方法找出最优的分割线,以最优分割线为界将所述重叠区域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只保留所述纹理源区域对应的原面片区域沿其的一条边界进行对称的纹理映射后的纹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69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