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6788.4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6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闵小波;柴立元;彭聪;唐崇俭;李青竹;杨卫春;陈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MAP法,通过三级沉淀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将第三级沉淀池的上清液通入除磷沉淀池中除磷;
2)收集处理两份废水后的沉淀物与片碱混合加热脱氨,将脱氨后的固体产物仅返回第三级沉淀反应池中循环使用处理新的废水,一、二级池中不再添加新的镁源和磷源,直到处理后的废水中氨氮含量达到13mg/L时完成一次大循环;
3)然后将第三级沉淀反应池中固体产物的粉末进行酸溶解,并补充磷源,将其返回使用,并重复操作步骤1)和2),进入下一新的大循环,不断往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
三级反应沉淀池的废水中的氨氮与投加的氯化镁、磷酸氢二钠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一级n(NH3-N):n(MgCl2):n(Na2HPO4)=1:1:1;二级n(NH3-N):n(MgCl2):n(Na2HPO4)=1:0.3:0.2;三级n(NH3-N):n(MgCl2):n(Na2HPO4)=1:0.3:0.2;每一级都用NaOH将pH调节至8.5-9.0,搅拌至少3分钟,控制沉淀反应时间为15-2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
在除磷沉淀池中,加入CaO,投加比例为:n(CaO):n(P)=2~3:1;沉淀反应时间控制为至少25分钟,即达外排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3)中将脱氨产物用盐酸溶解后投入磷酸氢二钠,比例为n(NH3-N):n(Na2HPO4)=1:0.15;反应后产物平分后用于处理两份新的废水,每份按照体积比5/7、1/7、1/7分别加到第一、第二、第三级沉淀反应中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67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