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转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6664.6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1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纬;刘巍;潘之杰;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汽车转向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汽车转向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和使汽车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转向器为转向系统液压助力的执行元件,其主要是将转向盘的转动变为齿条轴的直线运动或转向摇臂的摆动,降低运动速度,增大转向力矩并改变转向力矩的转动方向。
一种现有的齿条齿轮式汽车转向器主要包括输入轴总成、壳体及齿条,输入轴总成设于壳体上,齿条穿设于壳体的空腔内,齿条与输入轴总成的齿轮啮合。输入轴总成上设有进油孔及出油孔,当启动车辆时,油液从进油孔进入壳体内,并分配到油缸,在做完一个循环后,油液从出油孔流出。然而,由于进油和出油的油液压力差较大,导致汽车在转向行驶过程中,产生转向噪音及转向波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器,可避免转向波动及转向噪音。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器,其包括转向器本体,所述转向器本体上设有进油孔及出油孔。所述汽车转向器还包括节流阀,所述节流阀包括调节壳体、配置于所述调节壳体内的抵推组件、调节阀及弹簧,所述调节壳体上设有进油输送孔和出油输送孔,所述进油输送孔与所述出油孔连通,所述调节阀位于所述进油输送孔和所述出油输送孔间的流通通道内,所述调节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抵推组件及所述弹簧抵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推组件推动所述调节阀运动时,所述调节阀改变所述进油输送孔和所述出油输送孔间的流通通道的截面积,以调节油液的流量和压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推组件包括调节手轮、锁紧件及推杆,所述调节手轮与所述锁紧件螺纹配合,所述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手轮和所述推杆抵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手轮包括轮体及凸设于所述轮体下方的杆体,所述杆体与所述锁紧件螺纹配合,且抵持于所述推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流阀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配置于所述调节壳体的与所述调节手轮相对的一端,并与所述弹簧抵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油输送孔所在的位置高于所述出油输送孔所在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器本体包括输入轴总成、壳体、油缸及齿条,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容置部及与所述第一容置部连接并贯通的第二容置部,所述油缸装配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一端,所述输入轴总成上设有齿轮,所述输入轴总成插设于所述第一容置部内,所述齿条插设于所述油缸及所述第二容置部内,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器本体还包括第一压力油管及第二压力油管,所述第一压力油管及所述第二压力油管均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油缸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器本体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第二容置部上设有压紧安装部,所述压紧机构装配于所述压紧安装部上,用于压紧所述齿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件、弹簧及盖体,所述压紧件设于所述压紧安装部内并位于所述齿条的一侧,所述盖体设于所述压紧安装部的端部,所述盖体与所述压紧件之间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弹簧配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紧件和所述盖体抵持。
在本发明的汽车转向器中,由于调节阀位于进油输送孔和出油输送孔间的流通通道内,且调节阀的两端分别于抵推组件及弹簧抵持,所以调节阀的位置可作调整,调节阀可改变进油输送孔和出油输送孔间的流通通道的截面积,以调节油液的流量和压力,实现汽车转向器的输入油压和输出油压大体一致,从而可避免转向波动及转向噪音。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转向器的转向器本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转向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汽车转向器的节流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2的汽车转向器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6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抗强风型防眩设施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