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样品中重金属铜离子含量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45839.1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8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范国英;王自良;王爱萍;张海棠;姜金庆;王顺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5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样品 重金属 离子 含量 免疫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铜离子的单克隆抗体及酶联免疫试剂盒。
背景技术:
重金属污染主要指生物毒性显著地汞、铬、镉、铅以及类金属砷,还包括具有毒性的重金属铜、钴、镍、锡等污染物。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大规模工业的发展,大量重金属进入环境后,即使浓度很低,也可能造成危害,通过饮用水,或者通过生物富集以及食物链等方式最终威胁人体健康。重金属污染不同于其他类型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
重金属铜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由于具有多种优良性特性,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常量铜对农作物或人均是营养物质,而过量时就会产生危害。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铜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用量不断增加,含铜污染物的排放也越来越多,对土壤等环境的污染逐渐显现出来。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具有多样性,农作物中积累的重金属离子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进入人、畜体内,威胁着人、畜健康。重金属污染是食品、环境、卫生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铜及其化合物污染日趋严重并再度成为全球热点问题之一。
传统的重金属监测方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等需要大型的分析仪器,无法用于现场检测,难以适应环境及农畜产品的现场抽查及产品进出口快速通关的要求。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重金属的免疫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和便携等优点。
因此,铜离子污染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建立快速、简便、敏感、特异、经济、筛检量大的铜离子免疫检测技术,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现有检测技术的不足和缺陷,制备出抗铜离子螯合物的高亲和力、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以此为基础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铜离子的酶联免疫试剂盒,能够快速、简便、敏感、特异的检测食品、茶叶、饲料、饮料、土壤、水等样品中的铜离子残留与含量。
所述的检测铜离子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包括96孔或48孔酶标板、最佳工作浓度的Cu2+ mAb或pAb、最佳工作浓度的RaMIgG-HRP或GaMIgG-HRP、底物显色剂A、底物显色剂B、Cu2+-ITCBE-OVA或Cu2+-ITCBE-BSA包被并封闭好的酶标板、终止液,Cu2+螯合物配置的标准品稀释液1~9,洗液(PBST)。
所述的检测铜离子的酶联免疫试剂盒,用肉眼或酶标仪获取结果,并根据结果分析计算所检测样品中的铜离子含量。
所述的检测铜离子的酶联免疫试剂盒,所用的铜离子标准品为铜离子与EDTA的螯合物,螯合物中铜离子含量的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获得螯合物半抗原中Cu2+的含量。
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为:
A1、双功能螯合剂的选择:双功能螯合剂1-(4-异硫氰根苯基)-乙二胺四乙酸(ITCBE),对氨基苯基-二乙三胺五乙酸(P-NH2-Bn-DTpA),2-(4-异硫氰根苯基-1,4,7,10-四氮环十二烷四盐酸盐(P-SCN-Bn-DOTA),然后在碱、酸的作用下,将铜离子螯合在双功能螯合剂上;
A2、Cu2+-ITCBE-载体蛋白人工抗原的合成:采用异硫氰酯法合成铜离子人工抗原。分别称取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20mg溶于1mL浓度为10mmoL/L,pH9.0的N-2-羟乙基哌嗪-N-乙磺酸缓冲液(HBS)中形成KLH、BSA溶液。称取10mg金属鳌合剂1-(4-异硫氰基苯基)-乙二胺四乙酸(ITCBE)溶于1mL二甲基亚飒(DMSO)中形成23nmoL/L金属鳌合剂溶液;分别取78.1uL浓度为23nmol/L的金属鳌合剂溶液轻轻搅拌下逐滴滴加到0.5mLKLH和BSA溶液中,用10mol/L KOH调节pH至9.0,室温下反应24h。制备出铜离子人工抗原Cu2+-ITCBE-OVA,Cu2+-ITCBE-BSA,Cu2+-ITCBE-KLH,-20℃保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5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洒水车用输水管
- 下一篇:一种制备TS-1分子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