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TPS的等深线追踪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5354.2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3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倪晓东;吴龙祥;吉绪发;邓德标;邹德华;李炎丰;李晓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30 | 分类号: | G06T17/30;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7 | 代理人: | 范钦正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tps 等深线 追踪 算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深线绘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TPS的等深线追踪算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等深线的绘制,是通过手扶数字化完成,然而这样的作用方式劳动强度大,周期长。在自动数字化成图的趋势中,出现了比较简单的等深线生成方式,就是通过建立三角网。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水深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等深线的生成效果,因为在等深线自动连线前缺少了数值内插和拟合的过程。然而对于等深线要求在表达信息准确的前提下,尽量要求等深线的线型要流畅顺滑,也就是对数据拟合有较高的要求。现在常用生成等深线的算法是线性三角网法,连续样点数据间的连线形成三角形,覆盖整个研究区域,所有三角形的边都不相交。随后在三角网上追踪等深线待经过的节点,这些节点就会成为等深线连线的控制节点,这些控制节点相连得到原始的折线形的等深线,最后对这样的原始等深线进行拟合。也就是说在整个过程中只进行了一次拟合,加上三角网上控制节点的数量是随机的,故最终生成的等深线的线型会常出现线型走向突然变化,而且拐弯的幅度大,也就是凹凸变化明显,突兀处无法控制的情况。因此急需一种可以精确追踪等深线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基于TPS的等深线追踪算法,可以有效减少等深线走向突变的情况,最终得到顺畅平滑的等深线样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一种基于TPS的等深线追踪算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导入具有三维坐标的离散点作为控制点;
S2、利用TPS对离散点进行曲面拟合,得到一个通过每个离散点的光滑曲面公式;
S3、根据离散点的密度和范围构建初始平面格网;
S4、计算每个格网节点所在拟合曲面上的高程值,将平面格网转换成曲面格网;
S5、根据给定的高程值在曲面格网上追踪等深线。
优选的,步骤S2中,TPS曲面方程如下:
z=a1+a2x+a3y+Δ
式中z为点(x,y)处的高程值,a1、a2、a3和wi为方程系数,Δ为修正值,s为当前控制点与其余控制点的平面距离,n为控制点总点数;
将曲面方程用矩阵的形式表达如下:
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5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