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防护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5214.5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6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慕春霞;刘月梅;谢国东;闫本营;荆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5/06 | 分类号: | D04H5/06;D01F1/07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陈俊斌 |
地址: | 25709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防护 织造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非织造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防护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毒化学品相继出现,该类化学品在生产、储存、搬运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泄漏或意外事故,危及人的健康甚至生命,这就要求工业防护服用面料必须具备很好的液体和固体阻隔性。而由传统纺织品制成的防护材料阻尘、耐酸碱性差,无法很好的阻隔化学、物理、生物类的有害物质。近几年推出的覆膜非织造材料虽然克服了以上两大难题,但该种材料不透气,柔软程度差,含湿率低,穿着舒适感差,吸湿吸油性差,不耐洗,穿着时噪音大,静电大,也间接影响穿着者的健康。
世界各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员因衣着不当而受到烧伤,同时发现往往最严重的烧伤源于衣服的燃烧而非火焰本身,燃烧服装下皮肤的烧伤程度往往比直接暴露的皮肤更加严重。早期使用的阻燃防护服是在纤维中加入化学阻燃添加剂或对织物进行阻燃处理,阻燃性是暂时的,会因洗涤而降低,而且耐磨性、防静电性、防化学试剂性都较差,热防护性能也较差,而且在高温情况下会产生高温气体、烟雾、煤焦油等增加对人体的灼伤程度。
因此为保证穿着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提供一种吸湿性强,耐酸碱能力好、阻燃性好的复合工业防护材料。
聚丙烯(PP)非织造布采用熔喷工艺加工而成,熔喷非织造布因为其生产工艺的特点,具有超细纤维结构,纤维直径细,比表面积大,孔隙率小、过滤阻力小,屏蔽性好等特性,能够满足工业防护服阻尘、阻液要求。但因为其结构蓬松、纤维较短,抗拉伸强力较小,其纤网结构容易在加工或者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被破坏,从而影响其防护效果。而纺粘非织造布最大的特点是纤维为连续长丝,强力高,可弥补熔喷层的不足。
同时,聚丙烯(PP)氧指数低、易燃烧,且燃烧发热量大,产生大量熔滴,极易传播火焰,阻燃整理比较困难。目前PP的阻燃方法主要是添加阻燃剂法,其常用的阻燃剂为卤素阻燃剂特别是溴系阻燃剂,燃烧时容易放出有毒有害气体,容易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为解决卤素阻燃剂环保问题,环保型阻燃剂应运而生。新型复合阻燃剂APP/Mg(OH)2/Al(OH)3/硼酸锌(XZnO.YB2O3.ZH2O)应用于聚丙烯材料的制备上,所制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和环保效果。但是,对于抗拉伸强力本身就较小的聚丙烯非织造布来说,加入过多阻燃剂无疑会进一步降低其拉伸强度,从而影响其防护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工业防护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业防护非织造材料,包括PP纺粘非织造布层、PP熔喷非织造布层和ES参杂非织造布层;PP熔喷非织造布层夹设于PP纺粘非织造布层和ES参杂非织造布层之间,具体的,PP纺粘非织造布层先与PP熔喷非织造布层热轧加固形成SM非织造布层,SM非织造布层再和ES参杂非织造布层交叉铺网,最后热风粘合固结,制成所述工业防护非织造材料;其中,PP纺粘非织造布层中添加有第一组分的阻燃剂混合物;PP熔喷非织造布层中添加有第二组分的阻燃剂,第一组分的阻燃剂混合物和第二组分的阻燃剂为不同类型的阻燃剂;ES参杂非织造布层由ES纤维、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成网制成。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工业防护非织造材料至少有三层结构构成,阻燃剂分别置于PP纺粘非织造布层和PP熔喷非织造布层,即能有效的起到阻燃作用,又能减小阻燃剂对PP纤维特性的影响,而ES参杂非织造布层则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功效;本申请特殊结构的工业防护非织造材料各层相互配合,不仅具有良好的固液阻隔性、阻燃性,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另外,梳理成网的ES参杂非织造布层,其纤维表面具有空穴结构,即梳理成网非织造布的纤维为具有空穴结构的多孔纤维。
优选的,第一组分的阻燃剂混合物包括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和聚磷酸铵中的至少一种;第二组分的阻燃剂为硼酸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将阻燃剂分别加到两层不同纺织方法制备的PP无纺布中,使其具备不同的特性,从而达到相互配合的作用。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PP熔喷非织造布层的纤维细度为3~5μm。
进一步的,PP熔喷非织造布层的克重为10~15g/m2;PP纺粘非织造布层的克重为20~25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5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突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