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刮板输送机及煤炭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5009.9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8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鞠鹏;崔永寨;梅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20 | 分类号: | E21C3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煤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刮板输送机及煤炭输送系统。背景技术
我国薄煤层资源丰富,分布面广,目前已探明薄煤层可开采储量约占全部可采储量的20%。长期以来,薄煤层的开采难度较大,由于缺乏适应性好、生产效率较高的开采装备,薄煤层开采单产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所以很多煤炭企业优先开采厚及中厚煤层,而没有足够动力开采薄煤层,造成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
然而,随着煤炭需求量日益增长,开采力度不断加大,厚及中厚煤层的储量日益减少,薄煤层必将成为主采煤层,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适应性好、高效可靠的采煤设备或采煤工艺以实现薄煤层的开采。
目前,相关企业或业内人士已作了一些探索,例如,将现有常用于厚煤层综采的刮板输送机和转载机等应用于薄煤层综采中,具体而言,刮板输送机的第一端平行布置有机头,第二端平行布置有机尾,该第一端固定在转载机上,工作过程中,采煤机在刮板输送机上来回移动,其截割部深入煤壁截煤,煤料下落到刮板输送机的溜槽中,在刮板链的作用下,落煤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刮板输送机的第一端,并通过该位置卸载到转载机的输送槽中。
一般情形下,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具有采高小、配套设备多、过人空间较小等特点,并且大倾角工作面(如倾角≥20°)较为常见。采用上述方案时,落煤卸载至转载机的输送槽时,将对转载机产生较大冲击,影响块煤率,并且产生较多粉尘;频繁冲击易造成转载机偏载或者损坏,由于转载机与刮板输送机固定,且过人空间狭小有限,一旦发生损坏,维护困难;产生的粉尘将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扩散,从而造成严重污染。
另外,煤料达到刮板输送机的第一端后,并非所有煤料均卸载到转载机中,部分煤料跟随刮板链继续前进并经过下链道返回至刮板输送机第二端,从而造成拉回头煤的现象,这样加大了刮板输送机的功率损耗,在小功率的薄煤层开采工作面中,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另外,当工作面的倾角发生变化时,刮板输送机的布置方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由于转载机与刮板输送机的第一端相固定,刮板输送机调整不变,难以适应上述变化。另外,现有的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多采用沿顶掘底开采方式,由于机头平行布置在刮板输送机的第一端,采煤机截割至机头时易产生残留三角煤的现象,这部分残留三角煤必须进行人工清理,劳动强度大,并且由于空间有限以及粉尘污染严重,安全风险高。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刮板输送机,以降低刮板输送机在卸煤时对转载机造成的冲击以及减少粉尘的产生。
具体而言,该刮板输送机包括溜槽以及设置于所述溜槽第一端的机头,其中,所述溜槽的第一侧在邻近所述溜槽第一端端部的位置形成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的底侧连接有侧斜卸料斗,所述卸料口邻近所述溜槽第一端端部的侧部与所述溜槽的第二侧之间延伸设置有犁煤板。
进一步地,所述溜槽邻近所述犁煤板的上链道底板为镂空结构,所述上链道底板对应的下链道底板为敞开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链道底板的底部或者下方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导向料斗。
进一步地,所述机头设置于所述溜槽第一端端部,并且所述机头的走向与所述溜槽的走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侧斜卸料斗的顶端铰接于所述卸料口的底侧,所述刮板输送机上还设置有用于改变所述侧斜卸料斗倾角的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丝母座、丝杠和转动手柄,所述丝母座固定于所述犁煤板下方的下链道底板,所述丝杠与所述丝母座构成螺旋副,所述丝杠的第一端抵持于所述侧斜卸料斗的底部,所述转动手柄连接于所述丝杠的第二端。
本发明的刮板输送机采用溜槽一侧卸载的方式,在刮板链的作用下,溜槽中的煤料朝着溜槽的第一端移动,当即将到达该第一端时,在犁煤板的作用下,煤料将从溜槽第一侧的卸料口向外卸载,并通过卸料口下方的侧斜卸料斗到达转载机的输送槽中;现有技术中,煤料由第一端直接卸载至转载机输送槽中,速度较快,造成较大冲击并产生较多粉尘,而在本发明中,在犁煤板的作用下,煤料朝着侧向运动,犁煤板吸收了部分冲击,煤料从卸料口沿着侧斜卸料斗达到转载机的输送槽中,对转载机的冲击小,对块煤率的影响小,产生的粉尘少,从而减少了转载机发生偏载和损坏的几率,也使薄煤层综采空间更加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50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