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方位细水雾喷头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4923.1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0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恒天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江阴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5 | 分类号: | A62C31/05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达晓玲;潘立兵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方位 水雾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器材,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方位细水雾喷头。
背景技术
细水雾灭火技术于20 世纪40 年代用于轮船灭火,自90 年代开始,为了寻求替代卤代烷1301、1211 的理想灭火剂,一些发达国家相继研究和开发了细水雾灭火系统。我国也把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开发列入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细水雾灭火系统在灭火效果、工程造价、环境保护、二次灾害损失等各方面综合比较,优于传统的气体灭火系统和水喷雾、水喷淋灭火系统,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户采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压力水流过专用细水雾喷头后形成的细小雾滴进行灭火或防护冷却,细水雾雾滴平均直径小于200μm,比表面积和密度较高,遇火焰高温后迅速汽化,体积可膨胀1700倍以上,使保护区的氧浓度大为降低,具有很强的汽化降温作用和隔氧窒息作用,同时吸收大量热量,起到隔绝氧气和降温的双生作用,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
目前所使用的细水雾系统的喷头形成的水雾流向都是向下方向的。这种形式对于顶棚火灾来说达不到灭火目的,而顶棚装饰材料火灾的发生又呈上升趋势,因此急需解决水系灭火系统不能有效抑制顶棚火灾蔓延的实际工程问题。
现有的细水雾喷头在使用时均需要提供一个较大的压力,若是压力不够,产生的水雾的灭火效果就会变差,甚至有可能不产生水雾而是水流直接流出,导致灭火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细水雾喷头的喷雾方向单一,且需要提供较大的压力才能实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多方位细水雾喷头,包括喷头主体1,所述喷头主体1的顶部向上设有凸起2,所述凸起2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凸起2内开设有主水道3,所述主水道3延伸至喷头主体1内,所述喷头主体1包括上层11、中层12和下层13,所述上层11和下层13的外壁均为斜面,喷头主体1中每层的外壁上都设有至少三个喷嘴4,所述上层11和下层13上的喷嘴4均通过倾斜的斜侧水道5与主水道3连接,所述斜侧水道5与主水道3连接处的直径大于与喷嘴4连接处的直径; 所述中层12通过水平的平侧水道6与主水道3连接,平侧水道6与主水道3连接处的直径大于与喷嘴4连接处的直径; 所述喷头主体1的底部也设有至少一个喷嘴4,所述主水道3的侧面向下连接有与喷头主体1底部喷嘴4数量相等的底侧水道7,所述底侧水道7与主水道3连接处的直径大于与喷嘴4连接处的直径。
本发明多方位细水雾喷头,所述主水道3的终端在喷头主体1内,不贯穿喷头主体1,使水流分流至各侧水道时的压力进一步增强。
本发明多方位细水雾喷头,所述斜侧水道5、平侧水道6与底侧水道7与各喷嘴4连接处的直径均相等。
本发明多方位细水雾喷头,所述上层11的斜侧水道5与上层11的外壁垂直,下层13的斜侧水道5与下层13的外壁垂直。
本发明多方位细水雾喷头,所述喷头主体1的上层11、中层12和下层13分别设有六个喷嘴4,底部设有四个喷嘴4。
本发明多方位细水雾喷头,所述底侧水道7与主水道3的连接处在主水道3底部的侧面,位于斜侧水道5与主水道3的连接处以及平侧水道6与主水道7的连接处的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对斜上方、下方、斜下方以及水平方向同时喷雾,喷雾范围广,尤其是多个一起使用时,灭火效果好。而各侧水道与主水道连接处的直径均大于与喷嘴连接处的直径,使主水道的水流从各侧水道到喷嘴的过程中压力逐渐增大,大大减小了主水道进水处需要提供的压力,使喷雾更容易形成。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4是图3中B-B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喷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恒天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江阴分公司,未经南京恒天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江阴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4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