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44690.5 | 申请日: | 2013-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1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王永泉;陈耀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261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混凝土 楼层 板用承力 扣件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包括:受力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载体和支承扣件(4),所述支承扣件(4)连接所述受力体和加载体;
所述受力体包括承力钢框(1)和连接在所述承力钢框(1)上的吊挂钢筋(2);
所述加载体包括中心及四角均具第一通孔的模板面板(3)、传力螺杆(5)、四角均具第二通孔的加载底框(6)、螺母(7)、垫片(8)、设置在所述模板面板(3)上的位移采集系统(9)和设置在所述支承扣件(4)上的应变采集系统(10),所述传力螺杆(5)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四角的第一通孔后再穿过位于所述加载底框(6)上的第二通孔后用所述垫片(8)和螺母(7)固定;
所述支承扣件(4)的勾头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中心的第一通孔后勾住吊挂钢筋(2),固定连接所述承力钢框(1)和模板面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钢筋(2)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力钢框(1)的底面,所述吊挂钢筋(2)固定后为“U”型,“U”型底端用于为所述支承扣件(4)提供吊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面板(3)和加载底框(6)的面积相同,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四角的第一通孔和位于所述加载底框(6)上的第二通孔的开孔大小、开孔位置均相同且均用于穿过所述传力螺杆(5),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中心的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承扣件(4)的直径且大于所述勾头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螺杆(5)和第二通孔的个数均为4个,所述第一通孔的个数为5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面板(3)为胶合板、钢模板、塑料模板或木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底框(6)为一个顶端无盖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所述加载底框(6)内设置有承载力等级标记线,所述加载底框(6)的最大承载力大于所述支承扣件(4)加载重量直至被破坏的极限承载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采集系统(9)用于采集所述模板面板(3)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采集系统(10)用于采集所述支承扣件(4)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变数据。
9.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受力体的安装:将所述吊挂钢筋(2)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力钢框(1)的底面;
步骤二:加载体的安装:利用所述传力螺杆(5)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四角的第一通孔后再穿过位于所述加载底框(6)上的第二通孔后用所述垫片(8)和螺母(7)固定;
步骤三:连接受力体和加载体:利用所述支承扣件(4)的勾头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中心的第一通孔后勾住所述吊挂钢筋(2),固定连接所述承力钢框(1)和模板面板(3),即所述支承扣件(4)连接受力体和加载体;
步骤四:安装承力测试装置:将所述位移采集系统(9)安装在所述模板面板(3)上,将所述应变采集系统(10)安装在所述支承扣件(4)上;
步骤五:启动承力测试装置,对空载的所述模板面板(3)和支承扣件(4)进行测试并记录空载数据;
步骤六:根据所述加载底框(6)承载力等级,在所述加载底框(6)中逐级加入钢砂或钢屑并逐级记录加载数据,加入钢砂或钢屑的过程应均匀对称加载;
步骤七:加载直至破坏所述支承扣件(4)并记录极限加载数据,根据加载过程中的模板面板(3)变形数据、支承扣件(4)应变数据和破坏现象,综合评价所述支承扣件(4)的加工质量和承载力,经综合评价合格的支承扣件(4)应在其极限承载力范围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46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