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同pH值下氨基酸的荧光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4231.7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2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森;倪新龙;陶朱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徐逸心;袁庆云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ph 氨基酸 荧光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不同pH值下氨基酸的荧光检测方法属分析化学及生命科学领域。
背景技术
氨基酸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是细胞代谢的基础物质。氨基酸的快速识别对细胞代谢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氨基酸的选择性识别与检测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目前,对氨基酸进行识别的常用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和毛细管、电泳(CE)等各种色谱法。这些方法具有精确度高和检出限低的优点,但样品前处理时间长、成本高,很难适应快速检测,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近年来,由于荧光分析的高灵敏和高选择性,实时原位检测,设备简单,多种用于氨基酸鉴别的荧光分子传感器相继被报道,然而多数荧光分子传感器只能选择性的识别一些含巯基等特殊功能基团的氨基酸分子,而对其它氨基酸分子的高选择性识别检测则相对较少。尤其是不同pH值条件下关于氨基酸分子的检测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不同pH值下氨基酸的荧光检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措施完成:
本发明一种不同pH值下氨基酸的荧光检测方法是在水溶液中,以七元瓜环简称Q[7]与吖啶盐酸盐形成的1:1超分子自组装结构的荧光探针P,在水溶液中荧光探针P与色氨酸或赖氨酸分子反应后利用色氨酸或赖氨酸分子与七元瓜环Q[7]更容易形成超分子自组装结构,从而释放吖啶分子作为荧光信号分子对色氨酸或赖氨酸分子进行定性定量检测,Q[7]与吖啶盐酸盐1:1形成的超分子自组装结构简称荧光探针P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荧光探针P与色氨酸或赖氨酸分子作用后的激发波长245 nm, 在pH<4.0情况下的最大发射波长470 nm, 在4.0<pH<5.5情况下的最大发射波长450 nm, 在6.0<pH≤7.2情况下的最大发射波长430 nm。检测色氨酸或赖氨酸或色氨酸和赖氨酸分子混合物的最低浓度至10-7 mol·L-1,其它共存氨基酸分子都不干扰色氨酸或赖氨酸或色氨酸和赖氨酸分子混合物的测定。
上述定性检测色氨酸或赖氨酸或色氨酸和赖氨酸分子混合物的方法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纯荧光探针水溶液中,当激发波长为245nm时,荧光探针的最大发射波长是480nm, 当荧光探针水溶液中存在色氨酸或赖氨酸或色氨酸和赖氨酸分子混合物时,在pH<4.0情况下,荧光探针的最大发射波长从480nm 蓝移至470 nm表现为浅绿色荧光,在4.0<pH<5.5情况下, 荧光探针的最大发射波长从480nm 蓝移至450nm表现为蓝绿色荧光, 在6.0<pH≤7.2情况下的最大发射波长从480nm 蓝移至430nm表现为蓝色荧光,色氨酸或赖氨酸分子的检测限最低至10-7 mol·L-1。
上述定量分析方法为(1) 荧光探针P溶液的配制方法,分别称取14毫克七元瓜环及吖啶盐酸盐2.5毫克用水溶解,配制成10.0 mL,浓度为1.0 × 10-3 mol·L-1,根据需要用蒸馏水逐级稀释到1.00 × 10-4 mol·L-1的浓度; (2) 色氨酸或赖氨酸及其它共存氨基酸分子的标准溶液:称取优级纯氨基酸配制成100 mL溶液,氨基酸浓度为1.00×10-3 mol·L-1,根据需要用蒸馏水逐级稀释到适宜的浓度; (3) 取5个10.0 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荧光探针1.00 × 10-4 mol·L-1标准液1.0 mL,分别加入1.00 × 10-4 mol·L-1, 0, 0.2, 0.5, 1, 2 毫升的色氨酸或赖氨酸或色氨酸和赖氨酸分子混合物溶液,调节pH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放置5分钟; (4) 引入荧光光谱进行测定,激发波长245nm; (5) 以色氨酸或赖氨酸或色氨酸和赖氨酸分子混合物浓度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得到工作曲线; (6) 样品测定,取10.0 mL 容量瓶,加入探针浓度为1.00 × 10-4 mol·L-1 1.0 mL,加入被测色氨酸或赖氨酸或色氨酸和赖氨酸分子混合物溶液,稀释至刻度,室温放置5分钟,引入3.0 cm的石英比色皿进行荧光测定,根据荧光强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出样品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4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不同承印材质印刷颜色特性的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