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缝合的手术镊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3784.0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孝成;冯麒麟;高圣强;洪键;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0 | 分类号: | A61B17/30;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100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缝合 手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缝合的手术镊,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医疗领域中,在进行胆管、肠管、输尿管、血管等空腔器官吻合术,尤其是连续缝合(约占吻合术的90%)时,胆管空间随着缝合手术的进程会越来越小,狭窄的空间使得最后几针的缝合变得相当困难。外科医生目前用两种方法来解决此问题:第一种方法是扩大空间,这种方法就是将胆管还未缝合的部分利用手术工具撑开,以此获得更大的手术操作空间,但这种方法可能会对胆管两面的组织造成损害,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不利的后果;第二种方法是盲缝,这种方法主要是外科医生根据经验来判断下针的位置、下针的角度等来进行缝合,这种方法受外科医生经验、病人身体实际情况、手术场所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一旦缝合操作不当,就会缝到胆管对面的管壁上,使管腔变窄,后期会由此导致各种并发症,对病人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缝合的手术镊,在无需扩大病人胆管空间的前提下,避免缝到胆管对面的管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缝合的手术镊,由第一镊臂和第二镊臂组成,第一镊臂和第二镊臂由近端连接在一起;第一镊臂和第二镊臂在远端处分别有第一精确钳和第二精确钳,精确钳呈弧形;第一精确钳和第二精确钳的内侧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半圆形豁口,豁口由上表面一直延伸到下表面,第一精确钳和第二精确钳在上表面和内侧交界处均开设有倒角,第一精确钳和第二精确钳的倒角对称开设。
进一步的,豁口在第一精确钳和第二精确钳上各开设有两个,两个豁口沿着近端向远端方向排列开设。
进一步的,第一镊臂和第二镊臂的外侧面有波纹形状防滑部分。
进一步的,第一精确钳和第二精确钳的倒角从远端一直延伸到豁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握住第一镊臂和第二镊臂,握力会使第一精确钳和第二精确钳的内侧接触贴合到一起,然后将精确钳放入到胆管中,放好后,利用持针器夹持缝合针下针,先缝一侧的胆管,由于精确钳先放在胆管中起到挡衬作用,缝合针的针尖不会缝到胆管对面的管壁上,第一精确钳和第二精确钳在上表面和内侧交界处均开设有倒角,第一精确钳和第二精确钳的内侧接触贴合到一起才放入胆管中,所以缝合针针尖会从V形或是U形槽中顺着精确钳的弧形轮廓线移动,缝好一侧胆管后,将本发明旋转180度,将精确钳放入到另一侧的胆管中,然后将缝合针依次穿过通孔和另一侧的胆管壁,由于缝合针在通孔中且精确钳在胆管中起到挡衬的作用,所以在缝合另一侧胆管时也不会缝到胆管对面的管壁上,缝合针穿过另一侧的胆管壁后,持针器保持持针的状态,用本发明精确钳夹持住缝合针,再松开持针器,用持针器将穿入另一侧的胆管壁的缝合针从胆管壁中拉出,两侧的胆管缝上之后,微松第一镊臂和第二镊臂,使得两者之间留出大于缝合针的间隙,然后取出本发明,如此则完成了胆管缝合的单个周期过程,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将胆管完全缝合,使用本发明可以方便的缝合胆管,即使在缝合最后的空间较小时的胆管也无需扩大胆管空间,对医生经验、手术场所环境等因素要求较低,缝合效果好,对病人副作用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精确钳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精确钳贴合后放大图。
图中:12、第一镊臂,14、第二镊臂,16、近端,18、远端,20、第一精确钳,22、第二精确钳,24、上表面,26、下表面,28、内侧,32、豁口,34、倒角,3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如图2所示,本用于缝合的手术镊,由第一镊臂12和第二镊臂14组成,第一镊臂12和第二镊臂14由近端16连接在一起;第一镊臂12和第二镊臂14在远端18处分别有第一精确钳20和第二精确钳22,精确钳呈弧形;第一精确钳20和第二精确钳22的内侧28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半圆形豁口32,豁口32由上表面24一直延伸到下表面26,第一精确钳20和第二精确钳22在上表面24和内侧28交界处均开设有倒角34,第一精确钳20和第二精确钳22的倒角34对称开设,如图3所示,第一精确钳20和第二精确钳22贴合后,两个半圆形豁口32会形成一个通孔38,两个倒角34会形成一个V形或是U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3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矿井防灭火的泡沫凝胶制备装置
- 下一篇:对地短路检测电路、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