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3729.1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9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单虎;秦志华;杨海燕;张传美;张启迪;周传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08 | 分类号: | A61K36/808;A61K9/16;A61K9/08;A61P31/14;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猪蓝耳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猪蓝耳病,又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自1987年在美国出现以来,肆虐至今已有多年,世界各国的养猪业均不同程度遭受该病的危害。2006年之前,我国猪场出现的是普通的蓝耳病(PRRS),致病力弱,一般不会形成大的疫病。2006年春季至2007年12月,我国大部分省区相继爆发变异的猪高致病性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引起大量猪只死亡,给养猪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HPPRRS可造成猪的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细菌、病毒乘虚而入,引发多重感染,继而导致猪的免疫抑制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大量猪只死亡。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繁殖及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本病是一免疫抑制性疾病。我国90年代发现本病的存在,2000年出现较大面积发生,自2006年初以来,在大部分省区出现暴发性流行,即“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病”,由于过去接触较少,防治经验缺乏,致使一些养殖户惊恐不安,基层兽医束手无策,相关管理部门手忙脚乱。此病的流行特点是近代中国养殖猪业从未有过,传播之快、牵涉面之广、发病率死亡率如此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给我国养猪业造成灾难性的巨大损失。
高致病性蓝耳病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传播速度快,病程在一个猪场内可持续1~2个月时间。大部分猪场的发病率可达50%以上,死亡率可达20%~50%,严重的可高达90%,发生本病时若再免疫猪瘟疫苗,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更高。由于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生后猪只免疫力下降,往往继发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等等,使病情更加复杂,治疗更加困难。
高致病性蓝耳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稽留,全身皮肤发红,病程稍长的病猪耳朵、眼圈及肛门周围发蓝发绀,腹下和四肢末端甚至全身皮肤出现发红发紫。有的出现眼结膜炎、眼睑水肿、眼球突出,个别病猪站立不稳,四肢出现划水样神经症状。妊娠母猪还发生流产、产死胎现象。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当耳朵和腹下皮肤出现发绀时,死亡率极高。
青链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氟喹诺酮类等均缺乏令人信服的疗效;有的猪场在饲料中除了添加大剂量磺胺类药物外,还配合5种~6种其他的抗生素,结果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死亡;而常用的退热药物如安乃近、氨基比林等也不能有效退热,即使体温降到正常,猪的采食量也不能恢复,而且2h~3h后体温还会反弹;单独使用一些抗病毒药如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的过量使用也加重了死亡;或者使用中兽药制剂板蓝根或者穿心莲等也难很快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即使采取相应疫苗的攻毒疗法,也不能保证治疗效果,并且很危险,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
清瘟败毒散处方由石膏、地黄、水牛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牡丹皮、淡竹叶等十四味组成,功能泻火解毒,凉血,主治热毒发斑,高热神昏。其处方为采用粉碎过筛后直接入药作散剂,没有经过提取加工,其生物利用率低、作用最慢;而且本方中应用水牛角、黄连等贵重、价高药材,导致成本较高;再者清瘟败毒散制剂太过寒凉,常用会导致伤阴,对于大部分时间的预防用药,原则上清瘟败毒散也不在其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副作用小的,无污染的,具有协同作用的中药;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疗猪蓝耳病的疾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治疗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物的原料药由香薷油、板蓝根、贯叶连翘、寒水石、凤眼草、玄参、赤芍组成,其用量在下述范围都有较好的疗效:香薷油0.25~0.75重量份、板蓝根20~40重量份、贯叶连翘10~30重量份、寒水石10~30重量份、凤眼草10~30重量份、玄参10~30重量份、赤芍10~30重量份。
优选的原料药重量配比为:香薷油0.5重量份、板蓝根30重量份、贯叶连翘20重量份、寒水石20重量份、凤眼草20重量份、玄参20重量份、赤芍20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37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