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心轴的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3458.X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7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龙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H02K5/173;H02K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心轴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心轴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的高速旋转,造成心轴的冲击力大,可能导致心轴的损坏,丧失功能,还可能造成设备直接损坏。
由此,需要对心轴进行有效而必要的固定,而现有的电机心轴结构简单,固定方式简易,难以适应要求。
为此,本发明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电机心轴的固定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需要对心轴进行有效而必要的固定,而现有的电机心轴结构简单,固定方式简易,难以适应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心轴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含有一固定座、一电机和壳体,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心轴驱动的外部装置上,其中间设有供心轴穿出的穿孔;
所述电机包含一本体和贯穿本体且凸伸出本体两端的心轴,所述心轴伸出穿孔的一端为驱动端,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驱动端伸出穿孔后连接至外部装置,
所述壳体包含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侧壁和设于其上端开口的上盖,由上盖和侧壁组成的壳体罩设于所述固定座的上端,从而将所述电机包覆于容置空间内,
所述上盖的中部设有供所述心轴的固定端容置的容室,所述容室内设有固定所述固定端的轴承,所述轴承为滚珠轴承,包含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固定于所述容室的内表面,所述内圈固定于所述固定端的外周。
其中:所述上盖上设有多个第一锁固孔,所述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锁固孔对应的第二锁固孔,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锁固孔对应的第三锁固孔,多个长锁固件从第一锁固孔穿入,穿过第二锁固孔后螺入所述第三锁固孔以将壳体稳固的固定于固定座上。
通过上述结构,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对心轴进行固定,避免了心轴在冲击时受到损坏;
2、结构稳固,电机的整体平衡性能更好,实用性更佳。
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电机心轴的固定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电机心轴的固定结构。
所述电机心轴的固定结构包含有一固定座1、一电机2和壳体3,所述固定座1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心轴驱动的外部装置4上,其中间设有供心轴穿出的穿孔11。
所述电机2包含一本体21和贯穿本体且凸伸出本体21两端的心轴22,所述心轴伸出穿孔11的一端为驱动端221,另一端为固定端222,所述驱动端221伸出穿孔11后连接至外部装置4,例如变速器等的被驱动元件上,以可靠的对外部装置进行驱动。
所述壳体3内设有容置空间31,所述壳体3包含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侧壁32和设于其上端开口的上盖33,由上盖33和侧壁32组成的壳体3罩设于所述固定座1的上端,从而将所述电机2包覆于容置空间内,所述上盖33上设有多个第一锁固孔331,所述侧壁3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锁固孔331对应的第二锁固孔321,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锁固孔321对应的第三锁固孔12,多个长锁固件5从第一锁固孔331穿入,穿过第二锁固孔321后螺入所述第三锁固孔,从而将壳体3稳固的固定于固定座1上。
其中,所述上盖33的中部设有容室332,所述容室332供所述心轴22的固定端222容置,所述容室332内设有固定所述固定端222的轴承23,所述轴承23为滚珠轴承,包含外圈231和内圈232,所述外圈固定于所述容室332的内表面,所述内圈232固定于所述固定端222的外周;由此,通过使心轴在驱动端的相对端进行固定,能平衡心轴的驱动力,且避免心轴在冲击时受到损坏。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对心轴进行固定,避免了心轴在冲击时受到损坏;
2、结构稳固,电机的整体平衡性能更好,实用性更佳。
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在附图中描述了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发明的教导的特定例子,本发明的范围将包括落入前面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任何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34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