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液流电池的交流融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3076.7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7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军;张华民;马相坤;邵家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6 | 分类号: | H02G7/1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2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流电 交流 方法 | ||
1.一种基于液流电池的交流融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需融冰输电线路末端与包括电阻器(41)和第六开关单元(42)的接地系统(4)相连接;所述电阻器(41)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第六开关单元(42)与需融冰输电线路末端相连接,执行S2;
S2:主控系统(5)根据公式计算出防止需融冰输电线路覆冰的临界电流IC,其中D为需融冰输电线路的导线直径、ρ为需融冰输电线路的导线电阻率、ts为需融冰输电线路的导线表面温度、h为对流换热系数、σ为StefSn-BoltcomSnn常数、ε为需融冰输电线路的导线黑度、E为需融冰输电线路的导线对空气中过冷却水滴的捕获系数、V为湿空气或过冷却水滴的移动均匀速度、W为湿空气或过冷却水滴的含湿量、t为湿空气或过冷却水滴的温度、cw为水的比定压热容、WE为在需融冰输电线路的导线表面蒸发的液体份额、LV为水的汽化潜热,执行S3;
S3:主控系统(5)根据计算出的临界电流IC、以及当前环境温度下的需融冰输电线路电阻与电阻器(41)电阻的和值R得出所需融冰功率P=IC2R,执行S4;
S4:闭合第三开关单元(34)、闭合连接高压母线(6)和需融冰输电线路始端的开关单元、以及闭合第六开关单元(42),执行S5;
S5:主控系统(5)控制液流电池供电系统(3)输出功率达到所需融冰功率P;所述液流电池供电系统(3)包括依次串接的液流电池单元(31)、储能逆变器(32)、第三变压器(33)和第三开关单元(34),该液流电池供电系统(3)输出端连接高压母线(6);执行S6;
S6:主控系统(5)根据公式计算融冰所需时间T,其中ci为冰的比热、Ta为气温、LF为水凝固释放出的潜热、ρi为冰的密度、R0为需融冰输电线路覆冰后导线平均半径、Ri为需融冰输电线路不覆冰时导线半径、IC为融冰电流即所述的防止需融冰输电线路覆冰的临界电流、Re为单位长导线在零度时的电阻,执行S7;
S7:主控系统(5)判断是否达到融冰所需时间T,是则执行S8,否则执行S7;
S8:断开第六开关单元(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流电池的交流融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C1:主控系统(5)判断液流电池供电系统(3)的额定功率是否大于等于所需融冰功率P,是则执行S4,否则执行C2;
C2:主控系统(5)启动太阳能供电系统(1)或风力发电系统(2);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1)由多个相互并联的太阳能供电支路构成;所述风力供电系统(2)由多个相互并联的风力供电支路构成;每一所述太阳能供电支路包括太阳能发电站(11)、第一变压器(12)和第一开关单元(13);每一所述风力供电支路包括风力发电站(23)、第二变压器(22)和第二开关单元(21);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1)输出端和风力供电系统(2)输出端连接高压母线(6),执行C3;
C3:闭合第一开关单元(13)或第二开关单元(21),闭合第三开关单元(34),闭合连接高压母线(6)和需融冰输电线路始端的开关单元,以及闭合第六开关单元(42),执行C4;
C4:主控系统(5)控制太阳能供电系统(1)或风力发电系统(2)输出功率结合液流电池供电系统(3)输出功率共同达到所需融冰功率P,执行S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30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