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破碎锤头表面激光陶瓷熔注仿生强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3038.1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0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君;崔元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碎 锤头 表面 激光 陶瓷 仿生 强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锤式破碎机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锤头冲击物料,使物料沿其自然裂隙、层理面和节理面等脆弱部分断裂而破碎的破碎机械,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建材及电力行业。锤式破碎机在陶瓷行业也有一定的应用, 如用于制陶原料页岩等的破碎。锤式破碎机在工作过程中, 由于受到物料的冲击和摩擦,不可避免地使锤头、衬板、篦条等零件发生磨损而失效,其中,锤头是最主要的易磨损零件,其消耗量极大,需要储备大量的备件,这不仅占用资金,而且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对锤头磨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寻找提高锤头使用寿命的措施,对维持企业正常生产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然界生物在优胜劣汰的生存环境,形成了能以最小材料和能源消耗获得最佳功能的最优结构,生物的这种结构是由材料、表面形态、结构多因素耦合形成的,依据相似性原理,在破碎锤头表面模仿形成这样的结构也可以获得优良的性能,突破了传统从材料入手制造破碎锤概念,将激光熔注和机械仿生理论方法相结合,研究耐磨损生物原型,并将生物原型抗磨损结构通过激光熔注“复制”在破碎锤头表面,会显著提高破碎锤头表面的耐磨性,延长破碎锤头使用寿命,为破碎锤头表面强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加工破碎锤头不需要再加工,生产成本低,可实现自动化,克服了激光熔覆破碎锤头再加工缺陷,解决了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进行电力和热力生产企业的煤矸石破碎锤使用寿命短这一关键、核心、共性技术问题。同时也可应用于水泥、陶瓷、矿山、冶金、建材及电力等诸多领域。
锤式破碎机锤头工作时速度高、冲击力大、磨损十分严重。高锰钢是锤头传统材质、由于在物料破碎过程中高锰钢的加工硬化程度不够,使用寿命较短。采用中低碳合金钢,尽管通过热处理可得到马氏体组织,由于组织中没有硬质相,耐磨性也较差。镍硬铸铁和高铬白口铸铁硬度高、耐磨性好,其组织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共晶碳化物,且基体是高碳脆性马氏体,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低,在破碎冲击力的作用下易产生断裂。采用机械组装,粘结复合和冶金复合等方法生产的铸铁复合锤头使用效果较好,但存在工艺复杂的不足,开发高强韧性的抗磨锤头将具有重要意义。上述研究从破碎锤头制造材料角度,研究开发高强韧性的抗磨锤头,本发明不同之处是从破碎锤头易磨损表面仿生强化角度,研究耐磨损生物原型,利用激光熔注加工技术,将生物原型耐磨损结构在破碎锤头有磨损失效倾向区域加以“复制”,提高破碎锤头表面的耐磨性,达到延长破碎锤头使用寿命目的,解决具有工况环境选择性和结构空间调制能力的多层次破碎锤表面综合强化技术难点,实现破碎锤表面耦合仿生强化,实现同一种类、同一破碎锤材料、在同一工况、同一激光熔注材料和工艺、不同仿生结构的强化后破碎锤使用寿命具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破碎锤表面激光陶瓷熔注仿生强化方法,在破碎锤功能表面利用激光熔注加工的方法,对表面进行局部填加陶瓷颗粒和仿生强化。从仿生角度,根据破碎锤表面磨损及其周围有失效倾向区域特征进行归一化分类,设计破碎锤表面激光熔注耦合仿生强化模型,对破碎锤表面进行仿生强化。所述陶瓷包括TiC、WC和SiC,送粉速度1~200 mg/s,颗粒尺寸为1.0μm~1.0mm,在破碎锤功能表面制备陶瓷梯度熔注层中陶瓷的体积分数为10%~50%,熔注层厚度0.1~10mm。所述仿生强化是按破碎锤表面耐磨仿生结构模型,在破碎锤表面激光熔注陶瓷颗粒而成仿生纹理,其中相邻条形仿生单元体陶瓷筋脉间距W1,W2为1.0~40mm,条形仿生单元体宽度W3,W4为0.5~10mm,熔注陶瓷筋脉深度h1为1.0-8.0mm,仿生凸点单元体深度h2为1.0-10mm,仿生凸点单元体直径d为1.0~20mm。
本发明突破了传统从材料入手制造破碎锤概念,从仿生角度,对现有破碎锤表面进行激光熔注仿生强化,提高破碎锤使用寿命。破碎锤头表面激光陶瓷熔注仿生强化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下面分别详细说明:
(1)破碎锤表面失效区域特征归一化技术:首先对热电燃煤高锰钢破碎锤头磨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影响因素包括锤头结构、几何形状、工况、材料、化学成分、破碎物料和破碎机转速,分析研究上述因素和破碎锤表面失效区域特征定量关系。以破碎锤表面形态、材料、结构为研究对象,从破碎锤表面仿生强化角度,对破碎锤表面磨损失效区域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30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