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除油除灰垢清洗剂及使用该清洗剂清洗工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2555.7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9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凡;孟强;刘继志;李晨;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启明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14 | 分类号: | C23G1/14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灰垢清 洗剂 使用 清洗 工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清洗汽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部件的清洗剂,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快速除油除灰垢清洗剂及使用该清洗剂清洗工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机械制造等过程中,工件上往往会沾染各种油渍和污垢,有的工件由于长期未清洗等原因,污垢结成硬垢,很难去除,必须要有强效的去污清洗剂才能洗净。传统的清洗剂对污垢虽有一定的清洗能力,但是对已经结块的硬垢的清洗效果甚微,有的清洗剂需要处理很长时间才能将硬垢软化,从而延长了清洗的时间。另外,对附有多种油渍的工件表面,传统的清洗剂很难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因此,急需发明一种快速去油去灰垢的高效清洗剂,实现对附有多种油渍和大量污垢的工件产品的快速有效清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快速除油除灰垢清洗剂及使用该清洗剂清洗工件的方法,实现对附有多种油渍和大量污垢的工件产品表面的快速有效清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除油除灰垢清洗剂,所述清洗剂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优选地,所述氧化剂为亚硝酸盐。
一种使用上述清洗剂清洗工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清洗剂用水稀释至体积浓度为5~10%,获得清洗液;
(2)在温度为40~50℃,游离碱含量为20~30点的条件下,用所述清洗液清洗工件。
优选地,所述步骤(1)的清洗剂用水稀释的体积浓度为7~10%。
优选地,所述步骤(2)的清洗液清洗工件的时间为5~7分钟。
本发明的作用原理是:
本发明所述清洗剂的组分中,偏硅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起乳化除油作用;柠檬酸钠为络合剂,起分散、悬浮功能,能软化硬垢,阻止沉淀物的产生,达到阻垢化垢的目的;氧化剂能够使金属表面钝化,使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层,有防锈作用;氧化剂还能催化皂化物质和乳化物质对油脂的皂化和乳化作用,加快皂化和乳化的速度,当油污被处理干净后,灰垢的粘性下降,更容易和工件分离,同时氧化剂能氧化灰垢中的金属成分,使灰垢更容易脱离工件表面,达到快速除油和灰垢的作用。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除油除灰垢清洗剂及使用该清洗剂清洗工件的方法,所述清洗剂为无色或乳白色,无气味,能快速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渍和灰垢,对油脂种类多且灰垢大的工件表面有很强的清洗能力;添加的氧化剂具有快速除油和灰垢以及防锈的作用。本发明的清洗剂和清洗工件的方法适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领域的工件清洗,尤其当所述工件为附带大量液压油和浮灰的部件时,使用本发明的清洗剂及方法的清洗效果佳。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快速除油除灰垢清洗剂,其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按重量计,将上述配置的清洗剂用水稀释至5%,获得清洗液,在温度为50℃,游离碱含量为25点的条件下,用所述清洗液清洗工件,清洗时间为5分钟。
所述游离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移液管吸取10ml上述清洗液于250ml三角瓶中,滴加2滴质量浓度为1%的酚酞,摇匀,获得红色的待滴定液;
(2)用0.1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所述待滴定液,至待滴定液的红色变为无色为滴定终点,记下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即为所述清洗液的游离碱含量的点数。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另一种快速除油除灰垢清洗剂,其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按重量计,将所述的清洗剂稀释至8%,获得清洗液,在温度为45℃,游离碱含量为20点的条件下,用所述清洗液清洗工件,清洗时间为7分钟。
所述游离碱含量的测定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另一种快速除油除灰垢清洗剂,其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按重量计,将所述的清洗剂稀释至10%,获得清洗液,在温度为40℃,游离碱含量为30点的条件下,用所述清洗液清洗工件,清洗时间为6分钟。
所述游离碱含量的测定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启明表面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启明表面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2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