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工具的防漏电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1744.2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7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龙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H02K5/22;H02K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防漏 电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的防漏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都喜欢自己动手组装或设置家具等。
由此,人们需要电动工具来实现自己的设计和组装。
而现有的电动工具在驱动时可能发生漏电,将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为此,本发明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电动工具的防漏电机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电动工具在驱动时可能发生漏电,将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的防漏电机结构,设置于所述电动工具的外壳和电机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设有多个锁接部,各个锁接部上设有供所述防漏电机结构固定的螺孔,所述电机具有组设于所述防漏电机结构的内侧并沿着轴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具有多个线圈的定子,以及一相对于所述定子转动的转子;
所述防漏电机结构包含设置于所述外壳和电机之间的护套单元,以及将所述护套单元结合至所述定子和外壳之间的连接单元;
所述护套单元包含一沿轴线隔离所述定子和外壳的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所述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分列于所述定子的两端,所述第一护套包含圆筒状的第一本体和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内表面并与所述外壳的锁接部对应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护套包含圆筒状的第二本体和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内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对应的第二定位部;
所述第一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多条轴向延伸的第一沟槽,所述第二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多条轴向延伸的第二沟槽,所述转子的后端固定有冷却风扇。
其中:所述护套单元由酚醛塑胶制成。
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含多个柱状的锁杆,所述锁杆依序穿设第二定位部、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定位部后锁接至所述外壳的锁接部。
其中:所述锁杆包含贯穿第二定位部、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插接段和螺入所述锁接部的螺孔的螺纹段。
通过上述结构,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护套隔开所述定子和外壳,避免了空气中的金属屑或油滴进入工具内部而造成漏电,从而提供了防漏电的功能;
2、通过护套表面的沟槽设置,实现了快速冷却;
3、护套通过酚醛塑胶制成,结合了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避免了快速老化,可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电动工具的防漏电机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电动工具的防漏电机结构。
所述防漏电机结构3设置于所述电动工具4的外壳41和电机42之间,所述外壳41的内表面411设有多个锁接部412,各个锁接部412上设有供所述防漏电机结构4固定的螺孔413,所述电机42具有组设于所述防漏电机结构3的内侧并沿着轴线II设置在所述外壳41内并具有多个线圈422的定子421,以及一相对于所述定子421转动的转子423。
所述防漏电机结构3包含设置于所述外壳41和电机42之间的护套单元31,以及将所述护套单元31结合至所述定子421和外壳41之间的连接单元32。
所述护套单元31由绝缘材料(例如酚醛塑胶)制成,包含一沿轴线II隔离所述定子421和外壳41的第一护套311和第二护套312,所述第一护套311和第二护套312分列于所述定子421的两端,所述第一护套311包含圆筒状的第一本体313和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313内表面314并与所述外壳41的锁接部412对应的第一定位部315,所述第二护套312包含圆筒状的第二本体316和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316内表面317并与所述第一定位部315对应的第二定位部318。
所述第一本体313的外表面319设有多条轴向延伸的第一沟槽3110,所述第二本体316的外表面3111设有多条轴向延伸的第二沟槽3112,所述转子423的后端固定有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通过轴承固定于转子423上,由此,转子转动时,带动风扇旋转,通过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设置,空气可快速大量的流过定子表面,提高了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1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