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专用自动撒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1358.3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5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熊开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绿创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9/00 | 分类号: | B05C19/00;B05C1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自动撒灰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撒灰装置是吸尘器除尘能力(IEC 60312-1:2010, ASTM F608, QB1562,GB/T 20291)试验设备中三大(压灰装置、吸灰装置和撒灰装置)重要部件之一,灰尘分布均匀程度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因此,研究一种专用自动撒灰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国外,主要是德国SLG生产该套设备,价格非常昂贵(不含税价格为25.6万欧元),其撒灰的漏灰槽主要为一个V形漏斗,在V型漏斗两侧镶嵌两块独立的钢板,撒灰漏缝由这两块独立的钢板相互调节形成。标准灰的粒径为0.09/0.2mm的石英洒混合而成,漏缝小了,灰尘不能漏出,大了,灰尘成堆,不能满足标准均匀要求(任意10cm2地毯表面积上,灰尘分布差异不大于5%)。
在国内,主要是仿照德国SLG,但由于国内的制造工艺,调节这个漏缝达到漏灰均匀这个指标非常难,即使调好,时间一长,两块钢板变形,漏缝平行度不能保持,通过漏缝撒下的灰也就不均匀了,本发明抛弃传统的用两块钢板产生漏缝的方式,使用一块钢板折弯形成V形槽,并在槽底加工漏缝的方式,这种一体式结构避免了上述漏缝平行度不能保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抛弃传统的用两块钢板产生漏缝的方式,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专用自动撒灰装置,解决漏缝平行度不能保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专利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专用自动撒灰装置,包括一个直线电动导轨,所述直线电动导轨驱动一个V形漏灰槽,在所述V形漏灰槽一端附加有振动装置, 所述V形漏灰槽是由一块钢板折弯而成,在所述V形漏灰槽底部设置有漏缝,在所述漏缝上设置有复数个保持筋。
优选的,所述V形漏灰槽的V形角度为45°-75°,所述保持筋将所述漏缝分隔成复数个短漏缝,所述短漏缝长度为60mm-80mm,宽度为0.28mm-0.30mm,所述保持筋长度为0.5mm-1mm。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专利,漏缝加工方便,不需调试,大大降低了人工强度和加工材料费,漏缝平行度保持性好,撒灰均匀,完全满足标准要求,并且可以替代国外产品,大大降低了各个检测机构或吸尘器制造商的采购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V形漏灰槽俯视图;
图3为整体装置俯视图;
图4为整体装置左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直线电动导轨,2、V形漏灰槽,21、漏缝,22、保持筋,23、短漏缝,3、振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专利。
参照图1所示,一种专用自动撒灰装置,包括一个直线电动导轨1,所述直线电动导轨1驱动一个V形漏灰槽2,在所述V形漏灰槽2一端附加有振动装置3,所述V形漏灰槽2是由一块钢板折弯而成,在所述V形漏灰槽2底部设置有漏缝21,在所述漏缝21上设置有复数个保持筋22。
优选的,所述V形漏灰槽2的V形角度为45°-75°,所述保持筋22将所述漏缝21分隔成复数个短漏缝23,所述短漏缝23长度为60mm-80mm,宽度为0.28mm-0.30mm,所述保持筋22长度为0.5mm-1mm。
本发明专利的原理:
本发明用一个直线电动导轨1驱动V形漏灰槽2在B(宽度)× 0.7m(长度)的试验区域内往复运动,将V形漏灰槽2里的标准灰尘通过其漏缝21均匀分撒在标准地毯上,期间通过振动装置3有规律地敲击V形漏灰槽2,促进标准灰尘均匀撒下。而一体式的V形漏灰槽2可以确保漏缝21长时间不变形,特别的是,漏缝21间设置的保持筋22更可以进一步使漏缝21不发生变形,保持其两边的平行度。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专利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专利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绿创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绿创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1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