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合物增压及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1348.X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祁影霞;施军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37/12 | 分类号: | F04B3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合物 增压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合物循环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增压功能的循环系统,其可应用于制冷循环中,属于新能源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领域中,对于气体增压主要是利用气泵或是压缩机,消耗外部动力功耗来实现的。压缩终了压力较高,所需压差较大时会引起机器效率低、结构复杂、成本上升等问题。而且外部机械驱动会带来一定的噪音及震动,影响其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而目前水合物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于水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快速高效制取及其应用在蓄冷、储运等现实问题中。根据水合物形成特性,其相平衡曲线在零摄氏度以上有一转折点,高于此温度时水合物相平衡压力急剧上升,而根据实验所得水能吸纳的气体量大小也不同,一般在一立方米的水内可以吸纳约200倍的标准体积的气体。
因此,可以利用水合物相平衡曲线的转折点,在转折温度以下以较低的压力促成水合物合成,然后在高于此转折点的温度下令其分解,来获得较高的气体压力。同时,利用两个分解容器交替使用的方法,来高低压转换,从而消除了压缩机或是高扬程液泵等动力设备的应用。利用水合物相平衡转折点及分解容器数量来实现增压,特别适用于气体增压及制冷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合物增压及循环系统,可利用水合物在生成器中低温低压时生成、分解器中加热分解来获得高压,从而实现增压及连续循环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合物增压及循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气液混合箱、输运泵、水合物生成器、第一低温冷源、第二低温冷源、气液分离器、第一水合物分解器、第二水合物分解器、热源、高压储气罐、减压阀、三通阀、循环液泵、若干个单向阀;
所述气液混合箱经气液混合后与水合物生成器相连,水合物生成器经第一低温冷源冷却后与气液分离器相连,气液分离器浆液出口与第一水合物分解器、第二水合物分解器相连,气体出口与气液混合箱进气管相连;热源分别与第一水合物分解器、第二水合物分解器相连,用来升温使水合物分解;第二低温冷源分别与第一水合物分解器、第二水合物分解器相连,用来给水合物降温降压,从而使水合物生成器中的水合物能顺利进入第一水合物分解器、第二水合物分解器;第一水合物分解器、第二水合物分解器的高压气体出口经一单向阀与高压储气罐相连,循环液出口经循环液泵与气液混合箱相连,高压储气罐经减压阀与气液混合箱低压进气口相连;所述气液混合箱为低温恒压箱体,保持水合物生成的临界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合物生成器位于第一水合物分解器、第二水合物分解器上方,利用势差及输运泵来满足压差,实现输运水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合物生成器是一个密封保温套管,内管为导热性能好的紫铜管,管内走混合液,管外走冷却水,外管为可视化且保温性能好的塑料或是玻璃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合物生成器的紫铜管为促进换热的内螺纹外翅片管,管内的循环液为加入添加剂的溶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水合物分解器、第二水合物分解器两者交替使用,利用高低压转换,实现持续增压循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低温冷源在系统用于复叠制冷时,由高温级冷剂蒸发提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三通阀连接在循环液管上,在所述第一水合物分解器、第二水合物分解器交替使用时,用来调节输运循环液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的水合物增压及循环系统,气液混合箱内的液体与低压气体保持在水合物合成的临界状态,通过输运泵将其送入水合物生成器中,利用低温冷源使其在低温下形成水合物,随套管流向水合物持续生成。之后,将水合物通过气液分离器后进入水合物分离器一,而此时第二水合物分解器中的水合物经过加热而分解,放出气体,通过控制阀使气体在达到控制压力时将气体送入高压储气罐,等分解完成,再用冷源将其冷却降压后,水合物通过气液分离器进入第二水合物分解器,而水合物分离器一则进行分解,两者这样交互使用,实现持续循环。之后,高压气体进入高压储气罐,通过减压阀供低压气体实现整体系统循环,而冷却后的液体则通过循环液管路,利用液泵实现循环利用。如此反复循环,达到连续增压的效果,同时克服水合物制备慢的特点,实现连续稳定的循环。利用两个分解容器交替使用的方法,来高低压转换,从而解决气体增压及水合物循环利用的问题,尤其是将其利用于制冷系统中,缓解了压缩机或是高扬程液泵等动力设备的应用。根据水合相图的平衡点,特别适用与复叠制冷的低温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13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